第340章 一位法师的留弟子书(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帝国北域,朝阳城。

城郊,深深丛林中,幽僻庭院内。

庭中盘曲双树下,一个面色清癯的老者脸带缅怀之色,打开了一个被三层油布包裹着的一份东西,当那东西最后展开的时候,却只是一封信,一封早已被时光锈蚀得失去任何光泽的信,本是极好的纸质,已是斑驳发黄。

老者双手微有颤抖,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信件,低下头看了起来:

“希岩我徒,你能阅信,为师既感欣慰,也感忧虑。

当日留信时,为师曾言告于你,不到九级,不得阅此信,不遇心意彷徨不定之时,便是已至九级,也不得阅此信。你之今日,因何彷徨,因何不定?

若无生死迫在眼前事,阅至此处,你当放下信来。

出去,到大山中走一走,看看云出山中,看看水行涧下,看看鹰鸟扑食,看看走兽飞奔。如此这般,不思不食,渴饮山泉可也。三日后,再复返回,重展此信。”

看到这里,老者脸上顿生愕然之色。

但没有任何迟疑地,他放下信来,将手中信纸重又小心翼翼地折好,包好,放好,然后径直行出院落,连那早已疏漏支离的破碎院门也不带上,只留一院林荫深深。

三日后,老者再次返回。

这一次,他的神态已是宽缓从容了许多。

信再一次展开,老者低头接续看去:

“当年为师尚幼之时,一年中,冷月之节,为师之师指庭中空际纷纷落叶,道:‘你道眼前,所落者何?’

为师言:‘叶子呗!’

百年之后,为师之师,业已逝去。

又一年冷月之节,为师对着庭前双树,看叶落纷纷,不自禁想起往事。不胜感慨中,为师此时方知,眼前所落者,非惟落叶,还有我辈之光阴也。

时间如流水,或在脚下,或在眼前,你却不觉。当你觉之的时候,你已经老了。”

“年少者,与年老者,总是无法对话。

年少者,正当朝阳,年老者,已是黄昏。年少者,踌躇满志,年老者,淡然冷然。年少者,思在快意,年老者,思在宽余。年少者,思在超拔,年老者,思在稳健。年少者,思在峻切,年老者,思在周全。

寻常之事尚如此,何况修炼?

修炼一途,苦涩艰深。许多隐秘微妙处,可以心会,难以言表,可以自识,难以教人。

世间血脉传承,直系者,谓‘嫡传’,旁系者,谓‘庶传’。我辈之收传后续,亦如此类,倾心相传者,谓‘弟子’,简泛相传者,谓‘学生’。然则以为师看来,天下师徒,有几能做到倾心相传?

非师者欲藏欲遮,是纵师者坦心剖腹,为弟子者,亦只能学其表,不能得其里,只能学其浅,不能得其深,只能学其粗疏,不能得其精奥也。

其理其由,已在上述。

是故十数年中,为师与你,只传秘录,不说心得,只传法理,不说经验。

之所以如此,是不欲以为师之心得经验,掩你之思虑见识,不欲以为师之稳健周全,压你之峻切超拔也。

年轻人,自当有年轻人之锐气。

大剑若成,何愁无鞘?”

“然则为师一生,尤其自晋入法师之后,每有思有悟。为师此生只得你一弟子,常念若不能将我之思悟,传述与你,不论于为师而言,还是于你而言,都诚为一憾事。

不能当时传,又能如何传?

为师思之再三,是故留信一封,嘱你封存。

若你平坦顺畅,一路冲进法师,此信自当永久埋没,与尘泥同处。若你跌跌绊绊,然亦于四五十年内晋入法师,此信也当同样不见光日。你若终身不阅此信,为师只有高兴,而绝无半点遗憾也。

因为为师之信,于你而言,已是多余,何必再看?你若有心,只是对着包裹,也是可也。

但是现在,你看了这信。

希岩我徒,不论此时你是处于何等之境况,为师与你言,且放宽心!

不论你是皱着眉头,还是放下心怀,该走的路,一样要走。既然如此,身为修炼中人,毕生数十年光阴,所修何在?所炼何在?

希岩我徒,我想让你知道,为师对你之要求,不在法师,也不在更高。而是首先,你当铭记,你是一个修炼之人。修炼之人,就当在修炼之路上行走,可以错过,绝不后悔,可以失败,绝不皱眉。

这是风骨,这也是勇气,这是坚持,这更是意志。

一个修炼者的意志。

若无此意志,何必踏入此门?就算踏入此门,又何必尽向绝高处登攀?便是一级、二级、三级之学徒,亦足以保证,于尘世之中,衣食丰足,自得其乐。

何弃乐而取苦?

希岩我徒,阅至此处,你且告为师:不论过往,只论现在,现在,你可有一个修炼者的意志?

若有,好,且往下看。

若无,且断顶发,以代头颅。即刻放下此信,跪于当地!

三日后,再复起身阅信。”

看到这里,老者默默地放下信,再一次收好,然后扑通一声,跪下地来,随之,一头灰白之发,尽皆断裂于地,其中更有点点血迹。老者眼中,隐泛泪迹,既为老师之怀护殷切,也为自身之迷途辗转。

三十年得意,原来只是迷途。乐非乐,苦非苦,到得头来见清楚。

第一日,老者思虑辗转,毕生之事,一一回现于眼前。其神情神态,亦随着回忆内容的不同,而或转或变,有悲有喜,有乐有哀。

第二日,心中千事过,已无一在怀。老者只是将老师信中所述,一遍一遍地在脑海中重放。

第三日,老者但觉一股昂然,从心中泛起。

可以错过,绝不后悔,可以失败,绝不皱眉。修者,就算已濒于穷途末路,依然是修者。

认清修者的面目,竖起修者的意志,老者身上气质,悄然发生变化,那是一种难以言述的变化。就在这种变化中,老者站起身来,也不坐下,就那么身如直箭地站在当地,再一次打开了老师的信:

“希岩我徒,欲传者,为师已传,欲述者,为师已述。下面部分,其实已是多余,你且聊作一观吧。

数千年来,再无能之法师,也能教出些许九级之学徒。然则,再大能之法师,也不敢言可以教出另一法师。

何也?

盖学徒者只是‘学’,纵痴痴呆呆者,也能为之,不过效低速慢而已。

而法师者已是‘法’。何为‘法’?

持身端谨为法,纵横叱啸亦为法,拢万归一为法,一化万千亦为法,睥睨天下为法,与世沉浮亦为法……法门万千,若切于你身者,得一便可为法师,若不切于你身,纵得其十之九九,你也依然为学徒。

晋入法师之途,有道无路,你若悟了,便遍地是路,有法无门,你若得了,便到处是门。这便是千古以来,秘不外传之法师奥妙。

下面内容,便是为师晋入法师之门路。大抵而言,未必切合于你。

将此留于你看,不是要你效仿为师,而只是让你知道,为师是如何从修炼绝壁之前,破出一条路来。”

“为师生来,素为愚笨,是以十数之年,每每自轻,便是后来得师收入门中,善加教导,亦是十年之久,方得入门。

然数十年后,为师升入九级,将一路同龄之学徒,远远甩于身后。到得此际,为师方才明白,天地予人,每有分限,各各不同。

便如世间人,有生便手足羸弱者,肩不能负重,足不堪远行。又有人,生便聪明颖悟者,同一物事,同是初次接触,你尚茫然不解,他业已熟谙其中。又有人,生来便已是痴呆,衣食自理,尚且不能,又如何更求之其它?

是以,天地无公。

天地尚不能示之以公,又何能求之于人?

是故,我等之辈,身为修者,不靠天,不靠地,亦不靠他人,一路之上,惟有自强而已。

天地予我以羸弱,我便以坚韧还之。天地予我以愚笨,我便以勤苦还之。天地予我以身处贫瘠,我便以珍视一切可珍视者还之。天地予我以短年,我便以善用每一分光阴还之。

人予我以恩,我便以恩还之。人予我以怨,我便以怨还之。人予我以仇,我便以仇还之。

如此这般,不论是天,是地,还是人,皆在我之身外旋转。

我的前行之路,无天,无地,亦无人,只有我自己。

我心所在,便是我之道路所在,我心所在,便是我之法门所在。除了这个,再也没有其它。

管它世间贤贤笨笨,聪聪愚愚,强强弱弱,高高低低,贫的富的,贵的贱的,善的恶的,好的坏的。自有天地以来,便是如此。天地不灭,差异不绝。

然管它天地与人如何如何,我有了我的路,然后我便行了我的路。

世间几人能如此?

我这般做了,所以,我是法师。

前一天晚,我是九级学徒。当天夜里,我观明月灿烂,而群星黯淡,是生此念,是悟此理。然后当第二天早上,星隐月落之时,突然之间,我便已是法师。

为师晋入法师之经过,便是这般。

希望异日它年,你也能有你之灿烂。

希岩我徒,只要你的呼吸尚一刻没有停止,为师的意志,便与你同在。

好好走,走出一个法师,让为师看看!”

三日后,清癯老者,素衣缓袍,身无长物,只带一袖清风,向着帝国南域,巨岩城红石镇的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