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管理地方(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213章 管理地方

写在前面,讨董之战即将开始。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还是有区别的,此处以三国演义为主,穿插着部分史实。

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勿怪!

林凡自那日彻底接管九江郡,日夜操练兵马,也不用再去找什么借口,就静静地等待时机的来临。

趁着等待时候,林凡只做了三件事。

这第一件事,便是招兵。

原本林凡手中就有五千兵马,郡中也有郡兵三千,索性林凡在招兵二千,凑够这一万之数。

也是幸好扬州之中都是富饶之地,九江郡频临长江,更是靠山吃水,富硕无比,承担这招兵压力也是足够。

这兵马也是林凡挑过的,去芜存箐,将老弱病残剔除出去,只留下精壮青年,其中多是新兵,交由张辽带着。

而原西园骑兵则完全交给马超带领,独立出去,马超随着年龄增长,也是成长不少,正是时候独自带兵磨炼一番了。

这就是林凡心目中以后军队的架子了,张辽作为自己老早之前就跟着自己的部下,又是好友,忠诚自然信得过,而且能力也足,林凡准备将张辽当做独挡一面的帅才发展。

历史上张辽本就是帅才自不用说,林凡还想着把这个时间点加快一点。

马超勇猛无比,带轻骑迅猛出击,最是合适不过了,现阶段,林凡手下就属这一千轻骑最是精锐,坐骑雄壮,军械精良,战士果敢,将领勇猛,再者说了,马超家学渊源,传自马伏波,自幼也是在凉州大地上驰骋左右,骑兵之战法比张辽都要精通。

以后必然是要坐南朝北,一路打过去的,这骑兵必不可少,林凡在脑海中也有想法,准备以后逐渐一支纯骑兵,全是轻骑,来去如风,马超便是最佳人选。

..........在林凡脑海中,扬州已是囊中之物,丝毫不放在心上,已经跳过扬州想着下下步的计划了。

也是,扬州这些军阀也确实太弱了些,刘繇、王朗、严白虎之流,实在造成不了什么压力。

孙策起初带着三千兵马便能荡平江东,林凡自视颇高,绝不会比孙策差就是了。

而现在,孙策还远未起步,林凡与孙坚交好,算起来,林凡还是孙策叔叔辈的,且林凡之势已成,这孙策却是一点机会没有。

别说孙策了,孙坚也是一点机会没有。

林凡桀然一笑,孙策这江东小霸王的称号自然是没有了,要逞威,要闯出名号,还得去别的地方才是。

第二件事,就是林凡于九江之中建立了一个召贤馆,广告天下,召集四海之中各类贤才为之效力,按才能分配官职,这便是有才之士平步青云的途经。

这本是曹操首创,现阶段林凡先拿了出来,不过也有不同,曹操的唯才是举,不论之前犯事与否,林凡则不同,现阶段还未到诸侯割据之时,犯事与否还是有点重要的,不能等闲对待。

这情况以后就会好些,以后诸侯割据,各成一国,做起事来更加无拘无束,到时候,犯事与否还不是林凡一句话的事情?

扬州文风悠漾,有才之人数不胜数,不过此时林凡名声不显,招来的尽是些十里,百里之才,真正的大才自命清高,你去他家中亲自请他,都不见得请的动他,更可况这召贤馆。

不过对于这百里之才,林凡也没有轻视,很是郑重地各有任命,一时引为趣谈。

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林凡还是明白的!

第三件事,便是林凡欲学曹操设屯田制却不得,因此而苦恼不已。

这屯田制相比召贤馆更是不同,林凡也准备从曹操处抄过来,不过和徐奕商议之后,才发现根本行不通。

这屯田制说来话长,还得从汉文帝时期说起。

屯田制即是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取得军粮、税粮供应的制度,由曹操数首创。但这点子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

当时,刚刚平定秦汉交替之战乱,国力凋敝,西汉时就常用军队戍边屯田,一边驻守,一边屯田,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到了汉文帝时期更是发展一步,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

由此,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

而到了现在,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兼之黄巾之乱,战争连年不断,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问题。由此,屯田制才应运而生。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因此才登入史册。

这么厉害的决策,吴国与蜀国也是争先模仿,只是都是小规模试验而已,做不到像曹魏这般大规模的屯田制度,其中有很多原因。

第一便是屯田的土地要得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还要有闲置的劳动力,北方自然是如此,而南方极少经历战乱,还算是安居乐业的。

这扬州之田都是有主之田,你让林凡怎么屯?总不能生抢吧?那还不把人吓跑了!

想想历史上袁术到了江淮地区之后就是这么干的,搜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其次,古时民众有地可耕,有饭可吃就已经知足,谁愿意跟着你去搞这屯田。

还有第二个方面,世家之田也不会轻易交出,自古重农抑商,这田地可是看的比什么都重。

扬州之地水土肥沃,全是良田,早就让人开发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没多少,这连荒田,废田多没有,林凡拿什么去屯。

再者说了,扬州之地可从不缺粮,除了某些年份数十年难见的那种大旱,荆、扬地区可是每年都要向中州输送粮食的。

孙吴出兵,可没有哪次是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兵的!

如此,这屯田制根本就没有必要。不过其中的个别制度还是能借鉴一下的,林凡根据九江郡实际情况,责令各级乡里农、佃户每隔七日便要操练一日。以此来储备战力。

数条计策下来,九江郡一片欣欣之像,兵多将广,粮草充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