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乌尔联邦的青铜钱政策使商人们开始观望,联邦内的商业活动稍稍熄火,各样物品的价格下降速率变慢了,但这并不表示政策起到成效,这仅仅代表商人们还摸不清楚趋势所在。
这段时间神殿也没空闲,为了确保青铜钱能够被接受,乌尔神殿祭出与乌尔金币相似的政策,也就是以公营商店保证青铜钱能够使用,并且接受青铜钱支付应缴税收,只是这政策有个但书──青铜钱价格秤重“随市浮动”。
如果能以自制的钱币处理税收自然是好事,有不少商人与联邦内部的人合伙,试着投资铸币厂,并以之支付税收。
消息很快传了出来,自行打造青铜钱支付税收的商人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致使其他商人纷纷起而效尤,铸币厂一间间设立,铜、锡乃至铅价格节节上扬,供不应求,一切看来都如此美好。
商人的行为神殿看在眼里,这对神殿来说是喘息的机会,因为商人为了开设铸币厂,挹注了相当多的资源在民间,所以神殿的税收虽然不太稳定,但至少暂时不必去处理人们工酬不对称的问题。
可神殿与商人们也都知道,青铜钱很快就会面临第一波震荡,也就是当青铜料的价格超过青铜钱时所引发的问题,他们下一波政策必须赶在商人们开始抽手之前稳定青铜钱的市价。
事实上青铜料要超过青铜钱的价格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不只原料供不应求,而且使用青铜钱的人也不是傻瓜,在没有硬性规定青铜钱价格时,人们要的青铜钱都是重量较重的,没有人要那些轻薄的青铜钱,也就导致铸币厂在每一枚青铜钱上使用的青铜料要越来越多,成本自然也持续上扬。
大约过了一季的时间,开始有铸币厂出现求人接手,低价出售的消息,神殿也在这时压低了开放铸币的人数,并且决定了第一批的培训人员名额以区为配置,只要取得当地行政机关的推荐,没有素行不良的问题就可以参加,参加训练者能够获得报酬,但必须随神殿调派到指定区域工作。
接着时间大约在两季后,一开始没有退出的铸币厂也开始停业,只有几家铸币厂还在运作,这时神殿顺势发出了声明,取消民间申请铸币厂的权利,并且出资接管倒闭铸币厂,收受过度损毁的青铜钱回炉重铸。
至此,青铜钱的价值被维持在低位,但却没有崩溃,而神殿也藉由青铜钱争取到时间,完成了第一波的就业人口调整,使联邦内部的农工人口下降,粮食与工艺品的价格虽然还是偏低,但也稍稍回升。
在闲暇之余,名净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写在布上,交给了熟识的商人请他们带给人位在河下游的游鸢,以抒发
感慨,而游鸢在收到这张布后,又将其中内容告诉了日生。
“这段过程还真是惊涛骇浪,看来我先前想的也太简单了,这样并没有办法有效控制价格,使所有人能够好好生活。”
“一直处在这种市场波动中,固定收入的人是最艰辛的。”
游鸢边看着名净所写的内容,又看了看日生手上来自神殿内布的讯息,发出了与远在家乡的友人相近的感慨。
“生产与加工,这两者的时间内产能有限,利润自然有限,而商人则是以口舌喊价,嘴能喊多高价格就有可能多高,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问题,如果能够试着统一价格,让商人们利润趋于稳定,只收取运输与人工等等报酬,那么这情况会渐渐减少。”
“统一价格,这可能吗?如果集体涨价怎么办?”
“所以需要几个亦敌亦友的组织,经营的同时利益却不能均分,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应该能拖延一阵子,使事情不至于一瞬间便无法挽回。”
“这件事我可以写信回去吗?”
“当然可以,虽然我们是神殿直属这件事不能泄漏,但是商队该做到的社交工作一件都不能少,多交给个朋友绝对是好事。”
游鸢听了师长的话后拿出纸张写下自己的心得,寄回了名净所在的东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