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化工仓储百货开业,徐二龙想把声势搞得壮大一点。至少,要让全县人民,知道有这么一家百货公司开业了。毕竟,他还要靠百货公司搞出名,打响头炮,吸引别的商家厂家注意。大卖场,不仅是靠着自己卖东西赚钱,还要靠着各种入场费、条码费、端架费、店庆费、节庆费、广告费、管理费等这些赚钱。虽然目前,商品来源,还是国营厂子居多,还得自己先腆着脸拿着钱去进货。但徐二龙相信,随着时间推进,最多下半年,各种民营单位、私营企业就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到明年,更是遍地开花。各种产能也渐渐提升上来,不再是一货难求的情况。许多人,都会从最初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开始谋求扩大,争取更多更稳当的销售渠道。以后,象骆渝那种主动找上门来,问着要入场的人会多不胜数。而有着大卖场,就相当于拥有了下金蛋的金鸡,每天都会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可观的现金流。所以,这一次,徐二龙需要开业一炮打响。徐二龙思索着后世,那些人搞开业剪礼是怎么一回事。有声势壮大请明星来助阵的。有电视台不停打广告的。也有请着腰鼓队敲锣打鼓满街宣传的。徐二龙犹记得当初的一个广告:从湾北、沪市到渝城,xx百货,十二月十七日闪亮开幕。人家这广告,一直在收音机里循环。哪怕几十年后,徐二龙都还记得这个广告。虽然他一次也没有进过这个商场,但不妨碍他记住这个广告。当然,让他为了这个百货公司,跑市里或者省里的电视台打广告,或者在电台打广告,有点不现实。百货公司开在小县城,目标客户,也就是小县城的这些客户,外地人不可能来,而本地人,电视没普及,电视上打广告,有点媚眼抛给瞎子看的感觉。至于请明星……其实,这一条路子非常可行。这年头的电影演员,收入并不高,拿的是工资,为了创收,大家纷纷想办法跑各个地方去演出,八十年代演艺界才兴起了“走穴”这样的说法。请个电影演员过来,花钱不多,但没见过世面的老百姓会感觉稀奇,会跑来凑热闹。但徐二龙思索了一番,还是放弃了。他现在的时间紧,没工夫跑去外地找知名电影演员,不知名的他又不想找。二来,万一声势过大,现场出现不可控的情况就麻烦了,比如什么踩踏。徐二龙决定,还是采取在本地报纸上打广告,另外再请人敲锣打鼓满街宣传。虽然宣传方式土了点,但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就行。徐二龙抓紧时间,召开临时会议。除了喻平、黄燕这些人外,他还扩充了一些人。这些人,全是那些提了建议和意见的人,在徐二龙眼中看来,这些人,还算是胆大、有想法的人。在这个临时短暂的小会议上,徐二龙当场宣布,不管建议采没采纳,都给这些提建议的人,每人发了一块钱的奖金,以示表彰。第二就是作了一点人事调整,把这几人先提拨为临时柜台小组长,负责某一个品类的管理。听着这样的人事任命,这些人,真是惊喜交加。他们来提建议,就是抱着有枣无枣打两杆子的想法,没想到,还真有奖励。虽然奖金只有一块钱,可这也是一种奖励,以后,他们会更加想办法,把百货公司搞好。初步的组织管理框架组成,徐二龙又把开业各方面的事,提出来,让大家商量商量。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多听点别人的意见,受点启发也好。随着一条一条讨论,开业庆典活动正式确定。开业日子,选在了农历二月十八,星期天。开业活动包括:连着在地方报纸上投放广告,再请人敲锣打鼓在县城各地区游走宣传,务必要让全县人民清楚知晓,化工仓储百货要开业了。开业当天请舞狮人员来进行表演,制造热闹气氛。请厂里面的重要领导过来讲话,再请记者过来报照报道,开业进行酬宾优惠,买上多少钱的东西,可以进行抽奖。另外,还以“我和化工仓储百货的故事”为题,在报纸上进行征稿活动,为活三个月,到时候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又有奖励。可以说,把一些常用的宣传手段,都给安排上了。商讨完毕,大家就分工合作,分头行动。这请领导过来讲话的事,当然是徐二龙本人亲自出马去请人。毕竟,这百货公司,就是挂靠在人家名下,总得让人家出面来讲话。一把手同意这事,说当天会安排时间过来。这厂办出来后,徐二龙在化工厂拐个弯,又去去找了消防科这些主管部门。这百货公司挂在化工厂的名下,工商、税务、消防这些,也全归厂子管,他不用去处理这些行政问题。但是,过来跟厂里面消防这些部门打个招呼,还是必要的,真有啥事,人家提前出发一分钟,就可以挽回多大的损失。毕竟化工厂的消防科,也是牛气哄哄的存在啊,比县里的消防队还强劲,当然,徐二龙还是希望,没有出动消防科的时候。搞定厂里,徐二龙又忙着去文化馆,去当地的地方报纸打广告。文化馆是二层小楼,新修的,看上去挺有派,符合文化馆的气息,本地的报纸,就是由文化馆出刊。徐二龙没有直接找馆长。他还是找的袁记者。他也得跟袁记者联络联络感情,除了硬广告,软广告也得跟上,这就得靠袁记者妙笔生花,时不时写点新闻报道了。袁记者也高兴。这是主动上门给他送新闻素材,他当然乐意。不用徐二龙说,县城新开一家百货公司这种事,他们当记者的,也得赶去采访报道啊。何况,以后每发一篇软广告,还有一定的收入,他这也算是靠勤劳致富,靠脑子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