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随着陈彤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众人默然不语,这篇《六国论》把赂秦的弊端讲述的淋漓尽致,即便是陈彤的声音消失了,王曾还在那里念叨:“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此乃醒世之言矣!”
至于吕夷简则是一言不发,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同时还带着一丝惊叹和嫉妒,十来岁的少年人就能有这般惊世骇俗的见地,若是不说其天纵之才怕是连自己内心都过不去吧?
这两人与叶安之间有过数次交集,甚至还相谈过,心中的接受程度还算好一些,但王钦若不同,他在听完之后从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文章本身,相反而是在叶安的身上。
打死他也不会相信十来岁的少年郎能做出这般的策论来,若是没有几十年在朝中的历练以及在书山书海中的“行舟”,再加上对人性和人生的阅历,根本就不可能做出这般的旷世佳作。
“圣人,官家,臣有疑,这云中郡侯府何等的年纪,为何能有这般的学识?!臣久居朝堂,虽才学算不上是顶顶好的,但也做过几篇策论,通晓其中的繁杂与困难,但云中郡侯能以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一蹴而就,臣疑其才也!”
刘娥笑了笑,看了看身边的蓝继宗道:“你那日告知叶侯锁厅试,可曾提到过策论的题目?”
蓝继宗顿时委屈道:“圣人哟!这题目是您昨天于宝文阁定下的,老奴是三个月便告知叶侯要锁厅试的,这不是要冤枉死老奴吗?!”
王钦若微微皱眉,这便有些说不通了,他从一开始便觉得这策论不是叶安所作,现在无论是蓝继宗还是圣人都是一副笃定的样子,显然她们不光是相信叶安的才学,更是事前监察过叶安的。
果然,随着蓝继宗的话说完,王曾和吕夷简都是微微苦笑的摇头。
“此次锁厅试中他叶安早已被定为魁首,本就是官家的侍读学士,又有诸多才干佐证,说是遴选能臣干吏,实则为圣人考察其才!”
王钦若大吃一惊,他之前一直以为叶安是作为伴读在资善堂中的,谁曾想到他居然是资善堂的侍读学士,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的存在。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天纵奇才,真如孔圣人所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
刘娥仿佛看穿了王钦若的幸事,在珠帘之后捂嘴笑道:“王卿无需奇怪,此子家学不同,以格物为本,多重实物,”
随着刘娥的话音落下,王钦若稍稍皱眉道:“云中郡侯出自何处?家学居然如此惊人?还有其敬献亩产过千金的祥瑞良种又是从何处而来?”
王钦若的话让紫宸殿瞬间安静下来,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赵祯与刘娥在内都闭口不言此事。
蓝继宗看到了刘娥示意的目光,缓缓开口道:“此子乃隐秘之族出来的人,其家族避世不出,唯有此子入我宋世。”
王钦若是什么人?当初陪着真宗皇帝一起搞天书福瑞之说的,对于他来说这种类似于神话传说一般的事情,根本就不足为信。
还隐世之族,你咋不说他是天上下来的?!
王钦若觉得自己的智慧被在场的人侮辱了,但所有人都不打算说出真相,即便是王曾和吕夷简知道这就是“真相”也不愿对王钦若说。
吕夷简不想在这件事上过多掰扯,而是接过了陈彤递来的卷子仔细阅览,许久之后感叹道:“好一个《六国论》,以赂秦为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若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也!篇末一结,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矣!”
能让吕夷简给出这样的评论,足以说明这片策论的精彩,而此时有一名小内侍急急的走到蓝继宗的身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后,蓝继宗大惊。
看了看在场的相公们才小声对刘娥道:“刘筠对叶侯之才学颇为感叹,让其再做一片策论且题文不限制,未曾想叶侯又是一蹴而就,名曰《权术》这………”
“《权术》?!他叶安好大的口气,权谋之道诡诈之辩,若是宣之于口…………”
不等刘娥说完,蓝继宗便苦笑道:“圣人误会了,叶侯的权术非朝堂之权术,而在于兵者,开篇便是引用《尹文子大道下》的话,曰:奇者,权术是也;以权术用兵,万物所不能敌。”
刘娥挑了挑眉毛,瞧见下面几位相公盯着自己的看,便皱眉道:“他不是想要文资吗?怎生又与用兵扯上干系?让陈彤再念吧!”
这一次刘娥没有看卷子上的内容,她对叶安的这篇《权术》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在于用兵之道联系在一起之后便更是如此了,大宋现在没有兵事,自己要为大宋休养生息,此时说什么用兵的权术之道,实在是落得下乘。
但随着陈彤的开口,她原本比不在意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且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陈彤刚刚念了开头,下面的吕夷简和王曾便有些站不住了,他们两严重怀疑叶安就是来秀家学的。
陈彤感觉相公们的目光死死的集中到了自己手中的卷子上,声音便更加的洪亮些:“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
这算不上的一片极好的策论,文章中讲的也不是用兵的手段,而是领兵将领的“自我修养”,可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却让王钦若以及吕夷简和王曾在心中大呼过瘾。
为何?因为这是完全符合文臣口味的文章,什么人养气?当然是读书人!叶安这篇文章就是在讲述读书人领兵之后应该如何如何……并且还正中在场相公们的瘙痒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