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来自御史的怀疑(1 / 1)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300 字 8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天圣五年七月,流火的季节里,春天种下的果实已经开始茁壮成长,地里的嫩芽下已经结出了一串的根茎,农人们是充满喜悦的,即便是田地里的农家少年也知晓这些根茎的产量有多么的惊人。

夏收一般都是南方才有的事情,但东京城今年却迎来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夏收,在司农寺的一纸奏疏下,赵祯与刘娥亲自乘车来到了东京城的郊外,一同而来的还有文武百官。

知道良种是一回事,亲眼看见收获又是另一回事。

东京城外的农人们被这场面惊呆了,不少人便是过年的时候也难见天颜,但这一次却是真真切切的能够见到,还不是在高高的城楼上,就站在自己家的田间地头。

当然,随同车驾而来的不光有文武百官,还有大量东京城内的百姓,内城外城的百姓在帝王车驾经过后便跟随其后蜂拥而至。

一般都是城外的人涌向城内,但今日却是恰恰相反,南熏门外的兵丁站的笔直,眼瞧着皇驾经过高喊“万岁”。

刘娥现在愈发的享受这样的礼遇,她现在已经不光是实权的太后,更是名义上的大宋之主,赵祯的年幼使得她还有许多年的时间能够掌控大宋。

并且刘娥还发现,只要做对百姓有利的事情,自己的名声在大宋就会越来越好,原来她身处深宫之中,并不会接触到大宋最底层的人民,但现在不同,几次在东京城中亮相,使得她真切的感受到“民意”。

因为环州之乱的平定,因为良种的推广,现在的刘娥在百姓中间的名声相当好,再加上佛门受到的一系列打击,不少人甚至愿意在家中为她立长生牌位。

这让朝臣们越来越担心赵祯的地位,也担心刘娥越过那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老农颤颤巍巍的捧起一串土豆献给身着红色常服的赵祯,嘴上说着恭维之词,边上的农妇也把手中的土豆献给了刘娥。

这样的画面实在太有冲击力,以至于四周的百姓连连欢呼,不少人甚至是嚎啕大哭,这几串土豆已经代表了一切,没人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撒谎,更没人敢再次以虚假的祥瑞蒙骗世人。

“官家,下旨吧!”

即便是刘娥有了今天的地位,明面上的事情还是要让赵祯来做,毕竟有赵祯在的场合她还是要维护一下赵祯的颜面,否则群臣必不答应。

“传旨,东京城郊启夏收!”随着赵祯稚嫩的嗓音,距离东京城最近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夏收。

地里不光有农人,更有大量的官员,三司派出了专门负责粮食统计的官员,这些人之前可是负责京官禄米发放的,而司农寺同样也有负责轻点每亩土地产出的官员,以确保数据准确,不会出错。

和以往夏收的不同,这场史无前例的夏收是按一亩一亩进行的,每亩地都有官员负责,甚至是农人在收获的时候还能得到帮助和指导。

司农寺的官员亲自下地参与夏收,这在往日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东京城的百姓前来看热闹,他们也很想知道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的良种是否真实存在,但很快惊呼声便在田地中响起,越来越多的土豆被挖出来。

叶安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硕大的土豆久久不语,他分明记得自己带来的土豆都是黄土豆,这种土豆的体积都不是很大,颜色很黄,但眼下这些黄土豆一个个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长得如同白土豆一般大,而颜色依旧是那种橙黄橙黄的。

用刀切开一个,内里的黄色更加明显,一时间让叶安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除此之外唯一的解释便是这些土豆在到了大宋这片土地上之后,因为地里钾肥较多的原因长得又大又黄。

黄土豆的口感极好,烤出来之后软糯醇香,但之前宫中与阳城县收获的土豆却没有这般的个头,不过长得大也不是坏事。

至少四周的百姓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这种能吃的庄稼自然是长得越大越好。

站在远处围观的百姓在看到一亩地收获的土豆足以堆成一座小山的时候,便纷纷发出惊叹,吸气的声音便是站在地里也能听见。

高产的粮食一直是汉家百姓所盼望的,也从未停止过追求,真宗事情的占城稻便使大宋的粮食产量迅猛增长,但稻米的产量增长依旧无法满足大宋越来越多的人口。

现在土豆的出现几乎可以弥补这块短板,并且土豆不光能作为口粮,还能成为桌上的菜肴,口味多变,吃法众多,再加上地瓜,几乎可以满足这个时代大宋人均口粮的所需。

只要粮食够吃了,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便会把精力放在物质生活上,各种各样的商品便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即便是叶安经商也希望大宋的农业繁荣扎实,在这个时代,农业永远是基础,而商业反而变成了“上层建筑”。

叶安没有所谓高屋建瓴的眼光,他有的只是能够看清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眼睛。

小山一般的土豆堆积在一起,震撼人心的同时也打破了所有人心中的怀疑,事实永远是站得住脚的东西。

朝堂上对叶安以及良种的怀疑和猜测瞬间飞灰湮灭,那些之前还弹劾过叶安的御史在看到成果后立刻向叶安致歉,他们不在乎自己之前对叶安的怀疑,更不在乎当众认错,他们在乎的只有这些良种能给大宋的百姓带来什么。

叶安在心中感叹,这些御史其实就是一群挺纯粹的人,当然在合理的职权范围内紧咬不放也是人家的权利和职责所在。

在大宋政治制度培养下的御史很难不是那种稍显愤青又在意自己前程的年轻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抱负,并且希望通过监督朝臣打击贪腐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并且成功上位。

御史品级不高,但对百官却有监察之权,大宋的御史沿袭唐制,种类颇多,有对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他们共同组成了御史台。

而其中最厉害的便要属正与叶安“亲切”交谈的御史中丞刘筠了。

“你叶安是什么人老夫再清楚不过,想要以一己之力搅动朝堂?老夫劝你谨慎而行……”刘筠拿着手中的土豆反复端详,但嘴中却说着完全无关的话。

面对这个老人叶安是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了,原本还打算找个借口溜掉,谁知人家根本不吃他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