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燕王,立之何如?(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155章燕王,立之何如?

太子朱标的突然薨逝,也可以说是英年早逝,直接震动整个朝野。

朱元璋更是当场恸哭到昏死过去。

还好现场就有整个太医院的太医,这才赶紧把陛下救活过来。

可朱元璋醒了就哭,又数次哭死过去。

若不是这些太医手段高明,朱元璋又这般年纪,还真要有个好歹了。

不止是朱元璋,满朝文武都哭了,不论真心假意,或许其中有不少官员,一想到这位仁义太子死了,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劝阻朱元璋的屠刀,就哭的更加悲伤了。

也不得不承认,朱标确实深得民心,也深得百官拥护,在做了这么多年太子后,他几乎就是小皇帝了。

朱元璋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一下子突然薨逝,连文武百官们都难以接受。

何况太子在位这么多年,朝堂上下一体同心辅佐皇帝辅佐太子,江山永固。

可若是太子薨逝,位置空悬出来,难保不会发生政治动荡。

万一让老二秦王朱樉继任太子呢?

关键是秦王朱樉暴戾无常,说是作恶多端也不为过,不为百官看好。

除了秦王,朱元璋的嫡子,也就是马皇后亲生的儿子还有老三晋王朱棡。

然而朱棡曾经奔马缚人进行车裂,朱元璋甚至差点要废掉朱棡的王爵。

这老三自然也不适合继承大统。

至于老四燕王朱棣与老五周王朱橚。

虽然燕王朱棣就在年前,曾经以藩王燕王名义,率领傅友德等大军立下战功。

可惜在那位岷王殿下的不世之功面前,直接就被比下去了。

而且前有秦王后有晋王,怎么也轮不到燕王啊。

那边太子尸骨未寒,这边满朝文武百官就已经开始考虑继位的问题了。

也不知道朱标知道这些人的心中所想,又会是什么样的感想。

朱元璋这边则是真的悲痛欲绝。

他幼年就丧父丧母,中年丧妻,如今又老年丧子。

人生悲事不外如是。

哪怕朱元璋还有一大堆儿子,可是唯有朱标是不一样的啊。

所以朱元璋那叫一个整日以泪洗脸,老泪纵横,更是为此而连日罢朝,无心再管理政事。

仿佛最爱的儿子死了,就连这江山,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似的。

这几日太医戴思恭一步都不敢离开,唯恐一个没看住,这位洪武大帝就要随着太子一并去了。

朱元璋一边哭一边问戴思恭:“你就不怕咱砍了你吗?”

戴思恭就是当天直言不讳说出朱标已经病入膏肓的人,也是他断言无医可治了。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戴思恭只是默默叹了口气,说道:“陛下,龙体要紧,而且太子的丧礼还要您来主持,何况天下不能一日无君啊。就算您要砍了臣,臣也要说。”

朱元璋被气笑了:“你不怕我砍了伱的儿子?”

“若是能为太子殉葬,老臣心甘情愿,即使全家殉葬也甘之若饴,”戴思恭没有一丝胆怯。

朱元璋深深的看着戴思恭,眼中闪动着考究和杀机。

可片刻后,朱元璋又恸哭不止起来:“标儿,我的标儿啊。”

戴思恭也闻之落泪,却还是尽忠尽职的,给朱元璋检查号脉,不敢让他有一丁点毛病。

朱元璋就这样连日悲痛着,却还不得不坚持亲自主持朱标的丧礼。

尤其是在见到朱标的家人时,更是泪流满面。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可惜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早逝,如今由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为继妃。

朱标的嫡长子为朱雄英,也就是常妃的儿子,生于洪武七年,死于洪武十五年,因为只有八岁所以没有得到册封。

朱标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只有两个是常妃所出,还有一个是三子朱允熥,生于洪武十一年,现在只有十四岁(比主角朱楩还大一岁)。

倒是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其实是继妃吕氏所出,生于洪武十年。

其实按道理来说,既然朱允熥还在,那么朱允熥才是嫡子,朱允炆算不上嫡子。

当然现在就考虑不上这些了。

朱标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朱允熞,一个是朱允熙,不过他们都太小了,尤其是朱允熙,去年才出生,现在才一岁,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看着这一群孤儿寡母,朱元璋更加伤感。

不过朱元璋忽然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在满朝文武百官之中,唯独少了一个人,那就是蓝玉。

说到蓝玉,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等于是朱标的老婆的舅舅,和朱标也是有点亲属关系的。

如今太子朱标薨逝的消息已经传出,那蓝玉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来奔丧?

朱元璋的眼中闪动着某种异样光彩。

凉国公,你是真的要凉啊。

与此同时,太子朱标薨逝的消息,开始传开。

霎时间,整个大明上下都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

太子朱标的仁义名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还不止一次代替朱元璋巡视地方。

他如今一死,连老百姓们都悲呼痛失一位任君。

尤其是当消息传达到云南时,虽然大多土司们不以为意,土人们也浑不在意,可是明军们却都自发的穿上白衣,以全军缟素为太子送行。

昆明城内,西平侯府之中,沐英在得知消息时,更是恸哭到伤心过度而一度病倒。

沐英与朱家的关系实属难得,当初得知马皇后病逝时,就曾三日不进食,还悲伤过度到咳血,几近昏厥。

如今他简直像是要追随朱标一起去了的架势。

大理城,朱楩虽然早有先见之明,早已预见了朱标之死,可是他发誓,他真不知道大哥会在什么时候死去。

朱楩知道朱标是英年早逝,可他不知道朱标是什么原因而死,又是哪年哪月死的。

所以朱楩就算有系统傍身,他也什么都做不了。

不知道死因,就没办法给药。

不知道死期,更无法避免。

若是他敢胡说八道,哪怕去信给朱标,说大哥你小心点,别死了。

信不信朱元璋反而怀疑是他咒死朱标的?

所以朱楩什么都不敢做也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等着这一日的到来。

而且虽然朱楩早就做好准备,只要朱标一死,再等老爷子朱元璋百年之后,他就要准备造反了。

可真到了这一天,朱楩还是深深叹了口气:“大哥,一路走好。”

回想起那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身影,朱楩也不禁热泪盈眶。

生在帝王家,连亲母胞弟都不曾送他就藩,是这位大哥送他的。

这是难能可贵的亲情,虽然两人不是同母,可他们毕竟是同父,体内流淌着许多相似的血液与基因。

朱楩曾经暗暗发誓,既然自己的到来,能让徐达直到如今还没死去,要是大哥朱标不死,自己愿意只当一位戍边守国的藩王,辅佐大哥。

可惜,他还是死了。

“传我命令,”朱楩突然发号施令:“通知李叔然,太子薨逝,全城缟素三天。”

“是,”王福一边抹了把眼泪,一边转身离去。

朱标本该是大明的守成之君,更是仁治之君,有他在,就没有仁宗什么事了。

这个‘仁’字,他当仁不让。

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无用。

太子朱标的死太过突然,尤其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乃至朱元璋本来有很多安排和举措都是要为朱标准备的,此时也都没有意义了。

像是朱元璋还曾一度起过要迁都的想法。

现在太子一死,还迁什么都?迁都干什么?

朱元璋只觉得万念俱灰,什么都完了。

自然连朱楩这个混账小子,他也是顾不上了。

不过就在他备受打击,几乎要承受不住追随儿子去了的时候。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却给他带来了些许慰藉,爷孙二人好一通抱头痛哭。

可有时候,人死虽然是悲伤的事,但是对于某些人,却又未必不是一次机遇。

就比如这朱允炆。

不论是从身份还是地位上来说,他这辈子都没有所谓的继承权的资格,除非朱允熥死了,也就是朱标原配太子妃常妃的子嗣都没了,吕妃的孩子才真正算是嫡子。

若是按照顺位继承权的排序,此时朱元璋要么从儿子之中选出太子,也就是老二秦王朱樉。

要么,朱元璋可以从太子朱标的嫡子选出皇太孙,那就是朱允熥。

朱允炆一个庶长子,朱允熥不死,他是没法上位的。

何况老朱还有儿子,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哪个不能选?

但就是朱允炆从朱标薨逝以后,日日陪伴朱元璋左右,老朱哭,他也哭,极尽孝道。

朱元璋有时甚至觉得在朱允炆身上看到了朱标的影子,终于聊以慰藉,算是缓过来了一些。

否则以朱元璋如今的年纪,又是老年丧子,死的还是最爱的太子,怕不是真要哭出个好歹来。

于是朱元璋开始把朱允炆带在身边,虽然还没明说,但是很多人已经瞧出端倪。

朱允炆这是要当皇太孙的节奏啊?

期间也有文武百官提及,为了国之根本,要早早确立太子人选。

朱元璋一开始也问:“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朱元璋深知老二老三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他们当皇帝,怕不是大明江山都要被他们玩完。

所以他根本不考虑秦王与晋王,直接提问,立燕王为太子皇储如何。

在朱楩之前,燕王乃是九大藩王之一,镇守燕京边关。

燕京前边就是长城,外面就是草原和北元余孽。

加上去年朱棣名义上做为统帅,与傅友德大军大败乃儿不花,要是没有朱楩的不世之功,这可是天大功劳。

朱元璋甚至说过‘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结果老十八的功绩太大,朱元璋当时想夸来着,还当着朝堂百官直呼‘朕之虎子’。

可后来怎么想怎么不对劲儿,才没再提及。

可燕王朱棣年纪够了,又就藩多年,而且颇有贤名,和他两个哥哥不同,朱棣深知百姓疾苦,平时注意抚恤百姓,因此深得爱戴。

听到朱元璋提及朱棣,百官们面面相觑,心说不是朱允炆吗?

但是仔细想想,那朱棣不管怎么说也是洪武大帝的四子,而且是马皇后嫡出,怎么想也比朱允炆一个太子庶出之子资格更高。

再加上朱元璋的威望在那里呢,他虎目一扫,谁敢反对?

可就在文武百官全部保持沉默的时候。

朱元璋自己却心里一动,扭头看向下面武将队列最前排的徐达,问道:“徐达,你觉得如何?”

徐达和燕王还有一层关系,燕王妃正是徐达的大女儿徐妙云。

所以朱棣还是徐达的女婿。

徐达双手抱拳,只说了一句话:“臣是武将,陛下要臣带兵打仗,臣无二话。此乃国政,陛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臣不掺和。”

朱元璋好笑又好气,但是也知道徐达的性格和脾气,他确实一直恪守本分,许多时候都是自己逼他来帮自己拿主意,否则徐达从不多问,也不会胡乱发表意见。

更何况现在涉嫌到他的女婿的事。

可就在此时,文官之中一人站了出来:“臣刘三吾有异议,陛下若要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自古以来立嫡立长,才能免去同室操戈啊。何况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又有太子风范。”

朱元璋浑身一震,一听到太子风范,不由得眼眶发红,情难自禁的又开始掉起了眼泪。

到最后甚至连朝会都开不下去,大哭着走了。

就连文武百官闻之都不禁掉下眼泪,此时的朱元璋哪还有洪武大帝的杀伐果断,不过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啊。

徐达也长长叹了口气:“太子,我大明之国器,我大明无福啊。”

百官们无不动容。

至于立储之事,到底还是暂时搁置了下来。

可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六月,云南又传来噩耗。

云南大理,朱楩如今很是清闲,很多事他都安排了下去,也有人在帮他打理。

商业上的事全都交给了沈荣,他是沈万三的长子,商业上的天赋极高,不但组建了一支商队往中原行商,还按照朱楩早前的想法,分别跟盈江、腾冲以及丽江几城,按照代理商的方式带动着他们也一起做生意。

不光是中原,连周边和国外的大量钱粮都在源源不断的往云南运送。

同时朱楩也在发展农业,虽然许多种子还未公布出去,但是居里屋一族专门负责秘密培养那些种子,据说效果不错。

何止是不错,居里屋都快要吓傻了。

以吴慧在‘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书中,对明代全国粮食的平均亩产量有一个粗略的估计,估算出明朝亩产粮食平均为三百五十斤左右。

而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多少?不考虑个例,几乎可以达到亩产五百到八百公斤,也就是一千斤到一千五百斤左右。

更不用说不适合水稻的旱田地种上玉米番薯和土豆了,云南土豆也算是特产,这边很适合土豆的生产环境。

这玩意儿最高可达到亩产上千公斤,甚至还有更多的,并且只多不少。

亩产千公斤啊,居里屋整个人都傻了。

而且马铃薯也就是土豆这玩意儿对生存条件一点都不挑剔,就是说种别的东西不行的地方种它正合适。

这么一来,岂不是全天下没有不能种的田地了?满天下全是田地,就问你怕不怕。

朱楩得到消息也很开心,但是不着急声张,今年还不到收成的季节。

主要是云南一年可以两季收成,但是这样的环境不知道对他那些特产的种子有什么影响,朱楩已经被朱元璋训斥敲打了一顿,可不敢再胡乱行事。

反正也闲下来了,朱楩开始打算自己的个人武力那些事。

比如他的武力值,之前还有二十七万三千点没有动用。

是时候买下练气决了。

光是一本练气决,就要足足十万武力值,朱楩很是肉痛,却又没有别的办法。

“不光练气决,属性也要继续提升,”朱楩暗暗琢磨着。

他现在的全属性都已经达到一百,也已经体会过属性强大所带来的好处。

那不是数字,而是真的会全方面反应到自身的。

尤其是智力属性,在如今闲暇下来时,朱楩也开始自我提升,比如练练毛笔字什么的,不然他的字总是被人嘲笑也不是回事。

如今他虽然还达不到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程度,可在他练习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书法在飞快进步着,已经没那么难堪了。

“何况我可从未修炼过,万一练气决太晦涩难懂,岂不是要浪费时间?而且我的五大被动能力也是属性越高效果越好,否则也要白白浪费了两万五千武力值啊。”

想到这里,朱楩就要开始再一次的提升自身属性。

可就在这时,门外有人哭着进来了。

“殿下,王叔,”是沐春,一个武力勇猛的大男子汉,此时却哭得泣不成声。

朱楩都惊呆了,当初太子朱标死的时候,他都没哭成这样。

这是咋了?你爹死了?

哪成想,沐春在看到朱楩时,‘噗通’跪了下来,喊道:“殿下王叔,我爹他,死了。”

“什么?”朱楩大惊失色,沐英竟然死了?

原来自从朱标死后,沐英不但恸哭到昏厥,而且一直郁郁寡欢,身子也每况愈下。

前两日他在官邸视事时,突然中风倒地,等被人发现时,已经晚了。

沐英,如今才四十八岁,却因病而英年早逝。

朱元璋在收到消息时,更是再次恸哭不止,罢朝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