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本宫要北伐(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凤阳府城西面,涂山和淮河交界处的芦苇荡边上,数百骑兵纵横往来,外围还有大队步军列营戍卫,场面可谓盛大。

朱慈烺正带着麾下的一众总兵狩猎取乐,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人纷纷带着心腹家丁上阵表现,策马射箭,使尽了十八般武艺。

而在他们的助力下,朱慈烺大展神威,不到一天,就创下了射杀三十六只野鸭的绝佳战绩,甚至还有一次,一箭射下了两只野鸭。

当然,这比起满清的那些皇帝,一箭射死两头黄羊,勇武差点胜过郭靖的皇太极,“兔子终结者”康熙,朱慈烺的战绩,还是不够看的。特别是后者,号称一天射死了三百一十八只兔子,并自诩为千古一帝。

在这场狩猎活动中,高杰和黄得功又暗暗较起了劲来,两人麾下都有数百精锐骑兵,此时是谁也不甘示弱。

刘泽清虽然实力也不算太弱,但和两人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他虽然也想好好表现,但风头完全被高杰和黄得功压过了。

至于刘良佐,他麾下的家丁虽然也有马,但战力和王会的巡抚标营骑兵差不多,一直都是跟在黄得功后面,以防露馅。

要知道,江北四镇中,刘良佐麾下的大军是唯一败过给百姓的,可谓惨不忍睹。

而他的这点小把戏,怎么可能瞒得过朱慈烺,他早就让陈福找人盯着了,四个总兵的实力在这次狩猎之后,他便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在朱慈烺之后的扩军计划中,除了殿前军,南京京营之外,湖广的左良玉,江北的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都会得到一定的扩编,并以此为条件,让他们按要求完成“兵民”分离,淘汰老弱为基础的整军。

但每一部的粮饷额度和兵额,朱慈烺都必须细细斟酌,一方面要确保各部能整顿出足够的能战之兵,另一方面也有利用粮饷和兵额,达到重新控制这些兵马的目的。

除了从龙之功居于首位的高杰之外,黄得功这个忠臣勇将,也是他要扶持起来的,而左良玉麾下有大批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士兵,只要稍加整顿,就可以发挥出不错的战力,同样是他要兼顾的。

这次狩猎,便是朱慈烺摸底江北四大总兵的一次行动,他将会在此基础上,确定明面上的兵额分配,以及通过阶段训练效果核查等方式,进行奖惩,以达到他计划中的兵额分配目标。

如此一来,朱慈烺的整军计划便会在一开始获得足够的支持,而实力较强的高杰,黄得功,也将能通过后续的奖励,从刘泽清,刘良佐这里抢到一部分兵额。

而这种竞争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朱慈烺更加容易掌控这几支军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整军,最终改变当前这四支兵马,兵为将有的状态。

当然,刘泽清和刘良佐若是表现得过于拉胯,他们也将会在后续被调离江北,然后逐步架空,朱慈烺对于两人的忠诚,始终十分怀疑。

到了傍晚,朱慈烺带队回凤阳府城的时候,居然在途中遇到了独自策马而来,而且浑身污泥,狼狈不堪的马士英。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马士英得了李邦华的嘱托,实在担心他的安全,又见不得南京群臣拖拖拉拉,一路上不停耽误时间,所以才先行一步,赶到了凤阳。

而他刚刚距离朱慈烺大概五六里的时候,由于连夜赶路,过于疲惫,一不小心就摔到了地上,最终滚进了河道边上的淤泥之中,这才成了如今这副摸样。

朱慈烺看着这个忠心耿耿,令人动容的凤阳总督,心中大抵猜出了事情的原委,但他并没有挑破,也没表现出任何的嫌弃,反而亲手为马士英擦起了身上的污泥。

然后,他这才发现马士英这个人精也是真的够狠,连胳膊都摔伤了,刚刚不仅没主动说出来,现在还忍着说不碍事。

不过,朱慈烺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人,史可法这种自我道德追求极高,不能藏污纳垢的忠臣他需要,马士英这种底线灵活,见风使舵的奸诈忠臣,他同样需要。

在大明朝堂上,朱慈烺想要贯彻自己的意志,就得在内阁中放几个聪明人,也不需要做什么实事,只要在关键时候,全力支持他的决策就行。

到了第二日,南京群臣终于到了凤阳,朱慈烺也随即让马士英这個凤阳总督协助周世显率领的锦衣卫主持接见。

首先进城觐见的,是南京城内各部高官和勋贵们,他们跟着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鱼贯而入,很快就见到了坐在高位,身着戎装,此时正神态威严的皇太子朱慈烺。

南京各部的高官,由史可法领头,户部尚书高弘图,左都御史刘宗周,右都御史张慎言,兵部侍郎吕大器等人都已经赶到,李邦华因为伤势过重,最终留在了南京。

而勋贵则由魏国公徐弘基,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刘孔昭和等人领头,他们祖上都是大明开国功臣,功勋世代沿袭,如今一个个还都在南京京营中挂着空职,几乎占据了所有重要的位置,南京京营疲弱不堪,他们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勋贵集团的力量便一落千丈,他们虽然还在京营中挂职,但在那些文官书生们的眼里,早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甚至有的还受冷眼。

因此,这些勋贵对朱慈烺具有天然好感,特别是看着对方一身戎装的时候。

毕竟,如今谁都已经知道,大明出了一个有着成祖遗风的皇太子,如此一来,太子殿下必然是倾向于武人一派的。

对于这些勋贵们表现出来的热情,朱慈烺自然是照单全收了,他还需要这些人来制衡南京的文官们,而且,到时候整顿南京京营,也还需要有人配合。

不过,他也很清楚,这些勋贵大部分都是些没脸没皮的家伙,在原本的历史上,大部分都带头出城,投降了多铎率领的清军,堪称“汉奸大杂烩”。

如果不是为了制衡文官,改变武将们卑微的地位,以及维系朝堂平衡还需要他们,除了少数几个还算有些能力和骨气的,他根本不会接见这些人。

等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朱慈烺完全不会和他们客气。

而这些勋贵们,此时在地上跪成了一片,无不以泪洗面,痛哭流涕,好像谁哭得大声,谁就是最忠心的一样。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赤胆忠心,一个个都说着若是知道太子殿下在此,早就身先士卒,前来迎驾了。

朱慈烺看着他们的样子,只觉得滑稽可笑,这些人当初迎降多铎那个刽子手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装模作样,丑态尽露呢?

不过,可笑归可笑,朱慈烺的目的,如今也都达成了,仅仅是看着这些人脸上的泪痕,紧张的神情,惶恐的面容,以及额头两鬓不断流出的汗,他便知道——君威已立!

相反,如今来觐见的那些文官们,能力虽然不算顶尖,但大部分都是有骨气的,南京城破之后,依旧坚持抗清,最终基本上死在了抗清的奔途之中。

朱慈烺象征地安慰了几句,询问了一些关于南京城内的文官各部各府各道基本情况的问题之后,便开始了他“欲开窗户,必要先掀屋顶”的真正计划。

他环视一圈面前的一众大臣勋贵们,长长叹了口气,然后微微收敛情绪,一脸欣慰道:

“之所以要在中都接见诸位,而非南都,便是因为父皇殉国之前,嘱托本宫到了南都,寻到忠臣良将之后,一定要出兵北伐,恢复江山,剿灭作乱之逆贼东虏。

今日,本宫看到诸位,这诚惶诚恐之心,才是真正安稳下来了,诸位都是忠勇之臣,一定都不会让父皇失望,会支持本宫即刻兴兵北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