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220,大事情(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技术科傅科长一个头两个大,作为轧钢厂技术科的科长,傅科长不是没本事,而且也是师出名门。

在轧钢厂的技术攻关上,技术科立下的功劳,也是一笔笔的记录在小本本上。

可以说,轧钢厂能够发展的这么快,从千多人的小厂向着万人大厂迈进,傅科长他们的功劳是最大的。

什么产品,什么技术指标,只有你能达到,上面才会把生产任务交给你嘛!

不然就算轧钢厂招一百万人,没活干,那也没个卵用。

所以,虽然技术科平时在轧钢厂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却是轧钢厂最重要的存在。

就算何雨柱经过段副厂长报上去的培训班想法,也得技术科研究过后,形成规则,这才办得起来。

当然,那时候,公私合营才开始,技术科才新建立起来,全部精力还是用在熟悉厂里的各种机器以及老工人的技术含量上面。

而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技术科已经算是完善了,正是为轧钢厂的生产保驾护航的时候。

杨厂长把任务交待下来了,搞一个产品,上广交会。

特么的,领导动动嘴,技术科所有的技术员头发都薅秃了。

要是别的厂子,在现有的产品上精化一下,或者创新一下,都可以拿到广交会上去。

可是轧钢厂不同啊!

你让轧钢厂拉几车钢板钢材过去干嘛?

关键这时的轧钢厂并不是光生产这些,还有一些特殊产品的加工。像易中海此类的钳工就是干这个的。

那些特殊产品,就更不能当产品拿到会上去了。

如果要研发一款新的产品,新建生产线又是必须的。

不说上面批不批准,就是批准了,短短时间,来得及么?

傅科长有点麻爪了,抓住几个技术骨干,关在办公室里开了一天英雄会都没有商量出什么可用的办法。

这时的技术人员,还是实事求是的。按照傅科长的说法,实在不行,就直接往上报,大不了被批评一顿。

谁知道这时,有人敲门,进来的是绘图的小王,一个才从学校出来的孩子。

拿着一叠绘好的图纸让傅科长签字。

小王说道:“科长,这是调运科让我们协助生产的一套小工具,上面材料,加工标准什么的都没注明,这个没办法发去车间生产啊。”

傅科长诧异的问道:“是车子上的配件么?那个文件库里应该有吧?”

小王摇头,说道:“不是,那边路科长说是他们大车班发明的一套维修工具。这些司机也真是闲的,不好好开车,搞上发明了。”

傅科长等人也笑了起来,他们并不认为小王的话有什么问题。要司机能搞发明,那么要他们技术科干嘛?

不过出于糊弄的态度,还是从小王手里接过了图纸,准备随便标几个数据,让车间给生产一下得了。

都在一个厂子混饭吃的,场面上的事,能帮就帮呗!

只是等傅科长接过图纸,自然是小王扒下来的。随着图纸一起的,还有何雨柱他们使用的几个型号的螺母螺丝。

这玩意没什么难懂的,傅科长惊诧的是,他好像没见过这种扳手。

套筒扳手的发明是1964年,为了这个事,发明人还跟当时的公司打了一场官司。最后那家公司败诉,赔了发明人彼得.罗伯茨800万美元。

所以这玩意的市场价值可想而知。当然,何雨柱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对于套筒扳手的具体技术指标,一点都不清楚。

但大概的形状,基本上每个后世摸过车,在路上出过问题的人都知道。

何雨柱前世连车都没有,但不耽搁何雨柱刷一些博主的视频啊,所以对这些东西,记个大概也是可以的。

到了傅科长手里,就不是这样了。

傅科长先是打了三四个电话出去,不到半天,骑车的,坐车的学术大佬就来了好几位。

这也是傅科长师出名门的底蕴,遇到个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拉来一群援兵,还个顶个的大佬。

等到杨厂长闻讯赶到技术科的时候,傅科长已经领着大佬们到了大车班维修处。

除了路科长,何雨柱,还有那个小学徒两腿瑟瑟的站在那里,没尿,就说明他的心理素质不错了。

当傅科长问为什么想起这种扳手的时候,何雨柱见自家徒弟上不了台面,也只能亲自出马。把大佬们领到了废品箱这一块。

何雨柱拿出一颗滑丝的螺帽说道:“这就是我们想到搞这个的原因了。

普通扳手,因为个人的使用习惯问题,很容易没套上去就用力。

当然里面有一些技术问题我们也不懂,但造成滑丝是肯定的。

不过,那天我们的学徒陈小山说了一番话。

他说,要是能有一种工具一下子套准,让螺帽不滑动,那么这种问题就会少很多。

于是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想出来一套这种玩意,想做出来试试。”

学徒陈小三见大家看向他,难得的扯出了一个苍白的笑容。

这下技术科以及那些大佬心里有数了,这就是个偶然发现。

并不是什么大才隐藏在民间。

何雨柱也是没办法,要是他顶上去,怎么想出来的,什么技术含量,这些他通通不知道。

而且他也不想出这个名。

何雨柱感觉现在自己的位置很好,不大不小。他可不愿意出大风头,站到台面上去。

这事也的确是凑巧,他就想搞套实用的工具。哪怕以后推广开来是以后的事,没想到技术科这么重视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是如此的错觉,都以为飞机火箭才是大发明,并不会认为一套扳手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事实上,一颗再没技术含量的螺丝,如果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也是一笔大生意。

何雨柱不重视,是因为他前世常见,几十几百都能买到的东西。

傅科长重视,是因为他没见过。而且听完何雨柱的使用要求后,感觉这玩意不愧是实操人员发明的,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到解决办法,那就是个好发明。

而随后赶来的杨厂长等人,想到的又是不一样,杨厂长对着傅科长问道:“傅科长,这玩意生产出来能当商品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