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河东狮吼试镜5!(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学校这边明显不满足于这些小配角,表演系系主任崔新琴直接提议道:“杨洋怎么样?在校生里面他的古装是真不错,要不就让他演苏澈算了?”

“苏澈啊,原本我是定的吴尊……算了,吴尊我就不用了,秦观找胡歌出演,苏东坡跟陈季常就选颜祖跟古仔。”

之前叶羽就有些反感厌恶宝岛圈子,既然如此索性一个不用,就定内地加港圈的艺人。

崔新琴听到这话后,有些惊讶道:“四大小生一个不用?”

“怎么用?黄晓明的演技太油腻了,邓超古装看上去太土,之前那版倚天什么口碑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至于说陈坤,还是更适合现代装一些,真没用古代风流才子的气质,至于佟大为是真长得不行,我这版男女主演的外形很重要,算来算去,还有其他选择吗?胡歌可是唐人一哥,我现在就是唐人的最大股东,你说呢?”

叶羽都这样说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别人又不欠他们的,也没什么需要求他们帮忙的地方。

你们说用北电这边的人,可以,我用了,但肯定不会是你们说用谁我用谁,合着好处你们拿,麻烦我来背?这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杨洋自然不知道就因为学校领导的这番话,是让他天降馅饼,原本叶羽他们是更倾向于吴尊的,现在自然是没吴尊什么事了,谁叫他也算是台湾艺人,是签约的台湾经纪公司。

陈季常跟苏东坡肯定是要比秦观跟苏澈看上去更为成熟一些的,而且必须是本身的名气咖位演技够分量才行,而秦观这个第二部剧情戏份颇多的重要角色,自然是不可能给杨洋,所以杨洋最适合的自然是年纪最小存在感最弱的老实孩子苏澈。

把四大才子敲定好友,大致的主演阵容也就选了出来,接下来就看女主角跟一些女性重要配角的最终结果,谈的好就定下之前商定的那几个,谈不好那就启用备用名单,反正台湾那边近乎是已经彻底放弃了。

现在是比较理想的阵容,但并不是唯一的阵容,反正真正重要的几个角色是早就定好,基本上是不大可能会翻车的,最多是这部电影本身无法达到理想的高度,是他自己太过自信被市场教做人了,这种情况现象在影视行业其实是很常见的,谁还能没有失手的时候?

叶羽他们周一在红星坞最先见得就是林志玲的经纪人阎柔怡,熊黛林的经纪人也来了,一个个见,先看看台湾圈子的反应,要是别人没那么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叶羽还是会合作的,毕竟金马奖在圈内确实是很有分量。

还是那句老话,钱叶羽并不是很看重,够用就行,太多了对他也没什么意义,再有钱也不能让他多活一天。

所以叶羽主要是想要造神,让无数人对自己力捧的几个现金奶牛各种羡慕嫉妒恨,这样才能收割大量的负面情绪,那才是真正的钱,对叶羽诱惑很大。

阎柔怡并不清楚叶羽他们的真实想法,现在跟她谈的人是制作人华汉,这样的事一般也确实是制作人在谈,武田惠子这样的出品人更多是跟院线经理谈,主要是负责的宣发这块。

陈红是主创团队这边的执行副导演,也就是攒局组建剧组的实际负责人,主要她是叶羽的代理人,毕竟叶羽本身其实不是很有耐心去做这些琐事,也不够细心,还是经验丰富在圈内很有人脉地位影响力的陈红做这个最合适。

至于说刘涛跟杨幂她们两个制作人助理,主要是在开机后,协助制作人监督审核协调剧组的各部门运作,可要说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我们家志玲的外形名气汉哥你应该也知道,要不我安排你们私下一起吃顿饭好好的聊聊剧本的事?”

“这就不用了,说说看,你们更倾向于哪个角色,是第一部的花魁琴操,还是第二部的苏东坡小妾春娘?”

明代的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情史类略》中记载了这么一则小故事,说是大学士苏东坡有一个婢妾,名叫春娘,苏东坡即将被贬往黄州之时,曾有一位朋友蒋运使为他践行。

宴酣之际,苏东坡就让春娘出来劝酒助兴,这位蒋运使一看春娘美貌,就动了心,却又不明言,而是拐弯抹角地询问:“春娘也跟着你去(黄州)吗?”

苏东坡回答:“正想着要把她送回到娘家去。”

蒋运使一听就说:“我用白马来换春娘怎么样?”

苏东坡当场就答应了。

蒋运使即将抱得美人归,颇为兴奋,当席赋诗,道: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蛾眉。虽无金勒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

这诗意思浅显易懂,就是记述了用白马换美人的故事,言辞之间颇有些自得之意。

古时文人宴饮作乐,席间每多诗词唱和,更何况苏东坡还是个大文豪,于是当即和诗一首,诗中最后两句是“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倒像是为自己推脱开解,说自己是因为此一行贬黜黄州,山高路远艰险难行,所以才用侍妾换马。

两个男人这么一唱一和,就把春娘的前途去处换了主,春娘怎么样呢?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侍妾也是相当有才,于是整理服饰,向前几步,对两人说:“妾听闻齐景公要斩杀厩吏,晏子就去劝谏;马厩失火,孔夫子却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这都是以人为珍贵而以畜为微贱。而学士却用人换马,这是珍重畜生而轻贱活人啊!”

紧接着也赋诗一首:“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

然后就奔下庭阶,触槐而死。

苏东坡颇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