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见解(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苏扬的一席话让包括李贤在内的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铁刃城地势险要,它的军事作用只怕不容忽视,而这也让薛讷和他这一方的几个人都很尴尬,毕竟他们都没有去过石堡城,不知道石堡城周围的地势情况,这就真是有点儿纸上谈兵的尴尬了。

薛讷皱起了眉头,他问道:“在你方不增援石堡城的情况下,我军全军进攻石堡城并拿下它需要多长时间?”

苏扬道:“这就要看你怎么打了,石堡城地势险要,上山的路极其难行,大型攻城器械根本就上不去,如果我军只有一千守军,你若不计伤亡,三天时间日夜猛攻,以三万人的死伤为代价倒是可以拿下它,但我军现在有三千守军,虽然挤在两个大小方台上有些拥挤,但兵力却增加了两倍,你们想要三万人为代价拿下只怕没那么容易!”

“嘶——”李贤、薛讷等人无不倒抽一口凉气。

薛楚玉喃喃自语:“如此说来,我军主力岂不是要被挡在石堡城下无所作为?难道把主攻方向放在这里线上是错误的选择?石堡城的丢失对我军而言岂不是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薛讷额头上的皱褶更加明显,他陷入了沉思,却始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摆脱这种局面!

程伯献这时拿起东路军的两支小旗继续前进,苏扬见状拿起派往东面的两支步骑混合挺进承风戍。

“我这支骑兵轻装上阵,速度快于一般骑兵,你承风戍只有守军五百,在你两万大军抵达之前,我军有足够的时间拿下它,野狼岗上若派兵增援,我军可分兵拦截!占据了承风戍,我军就是居高临下,骑兵可以从山上直接冲下去,你两万大军就算抵达了野狼岗,也不敢下来,否则必被我军以居高临下之势冲垮!”

李贤紧锁着眉头:“如此说,我大唐岂不是无论如何都赢不了?”

苏扬摇头:“以目前的情形而言,我朝强行出兵攻打吐蕃实是得不偿失,并非是指军事上而言,从整个战略势态而言,我朝最近几年都不宜与吐蕃开战!”

李贤闻言对苏扬这个结论感觉有些诧异,他想听听苏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论,当即道:“镇远能详细说说么?”

苏扬点点头,指着石堡城说:“首先,从军事角度而言,此地地形险要,若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军实在很难用最小的代价攻取此地,即便吐蕃军不派兵增援,只要吐蕃守军不疏忽大意,我军若要拿下石堡城不死几万人是不可能重新攻占它的!若不拿下它,我军就无法对吐蕃军大举进攻,就算从其他地方出兵,吐蕃人只要以此地为跳板就可以轻易对我河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我大军的后勤补给线就可能随时被切断!总而言之,拿下它的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对于我朝目前而言不划算;拿不下它,就无法扭转双方攻守之势态!”

“其次,从全局战略势态上来看,吐蕃新大论赞婆需要解决其他反对者、收服其兄钦陵留下的势力,需要稳住国内贵族们,他需要时间返回逻些城巩固自己的权势;而我朝则需要腾出精力来对付已经蠢蠢欲动的西·突·厥各部和北方的突·厥首领们,还有西域诸国在西·突·厥的威胁下已经不怎么听我朝的调遣,这些小国的国主们也需要敲打敲打!此时与吐蕃人罢兵言和对双方都有利!”

“其次,如今正处冬季,我朝的对洮河道和鄯州地区的补给运输存在着种种困难,一旦开战,粮草军资难以为继!”

“再次,我军主帅李相公对于兵事并不精通,让他为帅实在难以发挥将士们全部战力!”

“最后,我朝后方对前线将帅的掣肘让我军将士上下力量并不能拧成一股绳!”

“因此,卑职的意见是派人与吐蕃新大论罢兵言和,待时机成熟再举兵征伐也不迟!”

众人一个个都没有出声,都在消化苏扬这番话。

这时薛讷说:“镇远说的这些,某都赞同,唯独你说我朝后方对前线将帅的掣肘这一点某不太明白,难道朝廷还不希望前线将士打胜仗?”

是啊,后方对前线的掣肘不符合现实情况吧?朝廷哪有对前线将士扯后腿?除了太子李贤在沉思之外,其他年轻人都看向苏扬。

这些日子,苏扬对朝中各方势力也有了一些了解,他目光扫了这些人一眼,最后却是看向李贤:“其他的某不太清楚,但朝廷派李相公为主帅西征吐蕃这件事情,难道仅仅只是朝廷找不到可以对付钦陵的大将?又或者说只有他的资历最老,可以让将校们心甘情愿的俯首听命?还是因为刘相公公报私仇举荐的结果?只怕不仅仅只是这些原因吧?”

张贵却是年轻气盛,想也没想张口就问:“那你以为还有什么原因?”

苏扬在了解了朝中各方势力的情况之后,他经过好些天的推测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结论,他对众人说:“据某推断应该是陛下本就不想让李相公继续呆在朝中,而李相公没有犯错,又是一直跟随在陛下身边的老人,陛下没有借口和理由剥夺他的官职爵位,那时恰逢吐蕃大军来犯,又有刘仁轨的举荐,陛下正好顺水推舟!”

心直口快的薛楚玉脱口而出:“陛下为何不想让李相公留在朝中了?”

苏扬没有出声,有些话不好说出口,一旦说出来,他会把在场大部分人都得罪。

薛讷立即拉了拉薛楚玉的胳膊,并用严厉的眼光瞪了他一眼,薛楚玉连忙闭嘴不再出声。

苏扬心里非常清楚,在场除了李贤和薛讷之外,其他人都还年轻,多数没有军职、官职,即便有官职和军职,职位也很低,对朝中之局势并不太清楚。

实际的情况是,现在的朝廷之中有几股大的势力:其一,就是皇族;其二,士族门阀势力;其三,寒门势力。

士族门阀势力的力量最为强大,尽管从太宗皇帝开始就在不断打压士族门阀势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跟着李渊和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及他们的后代也逐渐变成了士族门阀,这股势力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越来越强大,而这股势力之内的人并不齐心,这也造成了皇帝无法甄别士族门阀之中忠于皇权的人和与皇族争夺权势的人。

皇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毕竟涉及到皇位之争,父子亲兄弟也能反目成仇,士族门阀为了扩大势力和自保,分成几方辅佐皇帝、太子和不同的皇子。

最后就是寒门官员,这些人的人数也不少,但这些人并未形成统一的势力,他们的官职多是中低层,为了自保也各自依附不同的各方势力,有的直接为皇帝效劳,有的投效在门阀之下,有的投靠太子或其他皇子,但这些寒门官员的数量不小,其中不乏有俊杰,因此各方势力争相拉拢他们。

当朝士族门阀在朝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敬玄,士族门阀的势力太大了,皇帝李治和武后这些年都在致力于打击和削弱士族在朝中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大唐开国功臣和他们的后代是重点打击对象。

很明显,在场这些人都是大唐开国功臣之后,就现在而言,他们都应该归于士族门阀之列,但他们的父辈是不是李敬玄那一派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