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御前会议(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何洛会这话当然是污蔑。

豪格再愚蠢也不会愚蠢到去质疑奴尔哈赤在立国之战中所采取的战法,他所说的原话其实是:多铎画虎不成反类犬。

但是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因为何洛会为多铎提供了一个思路。

云龙山之战的惨败,是肯定要有人背锅的。

如果找不到人背锅,这个锅就只能是多铎自己背。

多铎自己背这个锅,以多尔衮对他的看重,大问题肯定是不会有,但是多少会削弱多铎在八旗贵族中间的威望。

所以能不用自己背,多铎还是不想自己背。

而现在,何洛会给多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背锅侠——豪格!

何洛会甚至连罪名都给豪格安排好:豪格因为争汗位失败,因而怀恨在心,并在云龙山大战之前乱发狂悖之言,质疑老汗在立国之战中的战术,进而导致正蓝旗将士离心,并最终酿成云龙山之战的惨败,损兵折将无算!

何洛会是真的恶毒,一下就给豪格安插了三个罪名。

第一个罪名就是对老汗不敬,妄议立国之战的战术。

第二个罪名就是不顾大局,挟私报复,导致一场空前惨败。

第三个罪名就是草管人命,置正蓝旗、正红旗、镶红旗的九百巴牙喇兵以及正蓝旗的三千名旗丁的生死于不顾,只为图一己之私。

这封奏折一上,豪格没准连命都保不住。

当下多铎笑着对何洛会说:“狗奴才,你的心眼子可真多。”

何洛会嘿嘿一笑说:“奴才心眼再多,也是主子您的奴才,这辈子都是主子的奴才,只会替主子您的利益考虑。”

“本王知道了。”多铎笑道,“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本王不会忘了你这狗奴才的功劳。”

“那奴才就在这里预祝主子心想事成。”何洛会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不过终究还是没有胆子直接把话说破,而只敢隐晦的提一嘴。

多铎笑笑,当即提笔给多尔衮写奏折。

多铎毫不犹豫的把责任推到豪格头上。

宗室情分?不存在宗室情分。

建奴就没有宗室这么个概念。

至少现在没有。

……

大明倒是有宗室这么个概念。

不过崇祯也不见得就会念及宗室的情分。

看完卢九德刚递上来的书信,崇祯问道:“福王、潞王还有逃难到江南的宗室子弟,日子真有这么难?连饭都快吃不上?”

这封书信,是福王朱由崧写的。

朱由崧在信里哭诉了自己的难处。

还在信中把宗室子弟的难处也一并道出。

其实这些情况崇祯是一清二楚,但一直装不知道。

崇祯很喜欢明朝,但是对明朝宗室却没半点好感。

卢九德道:“潞王寓居于杭州,每日登门求字画的缙绅络绎不绝,湖口是不成问题,但是福王还有其他宗室子弟因为没有谋生的手段,眼下的确是生计堪忧。”

崇祯其实很清楚,大明朝的宗室子弟分为两等,一等就是像朱由崧、朱常洵跟朱由榔这种大米虫,次一等的靖江王这样的郡王也是小米虫。

这些亲王和郡王,其实贪墨了宗室俸禄的大部分。

土地兼并的情况,也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些个亲王、郡王身上,一个亲王拥有几万顷耕地那是常态,像河南省的耕地基本上都被周王、赵王、郑王、唐王以及潞王五藩瓜分殆尽,以致于福王就藩时,万历得亲自出面替儿子谋夺田产。

所以到了郡王再往下的将军、中尉就只能够勉强湖口。

而中尉以下没有爵位的宗室子弟就连湖口都艰难,他们不仅得不到宗室的禄米,反而被剥夺普通士民的权利。

你就是想当乞丐都不行,地方官员不允许。

原版的崇祯其实很早就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遗憾的是,对大明朝来说宗室问题就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属实不易,原版崇祯小小的尝试了一下,便立刻打消主意。

宗室问题难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阻力还是来自于文官集团。

表面上看,文官集团不愿意取消宗室的福利待遇,进而把宗室推向社会,是出于尊尊亲亲的儒家思想,但其实还有深层次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利益,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

文官集团很担心,一旦取消宗室的福利待遇,进而把宗室子弟推向社会,就得允许宗室子弟经商务农及当兵,还得允许宗室子弟考科举。

前面几样就罢了,允许宗室子弟考科举这就不行。

万一太祖高皇帝的龙子龙孙里边出一个读书种子,然后一路当到了首辅,那不完蛋?万一篡位怎么办?就算不篡位,弄一个朱家内阁也麻烦,今后还能有他们文官集团什么事?大明的天下不又成了朱家天下?这是文官集团不能忍的。

总而言之,士大夫共治是政治原则,大明江山的所有权可以给朱家子孙,但是管理权必须归文官集团,有可能破坏或者威胁这一政治原则一切因素都必须坚决消灭,所以让朱家子孙参加科举考试绝对不可能。

朱家就只能出一个皇帝。

再想培养一个首辅那就休息。

对于这些,崇祯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崇祯就想把这个皮球踢回内阁。

崇祯说道:“宗室的禄米发放,他们应该去找内阁。”

“找过了。”卢九德道,“福王不知道给内阁陈情了多少次,这次也是实在没办法了,不得已才给万岁爷您写这封信。”

“卢伴伴,福王想必也给您写信了吧?”

崇祯似笑非笑的看着卢九德,眼神仿佛能刺进卢九德心里。

“万岁爷。”卢九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诚恳的说道,“老奴犯了大不敬之罪,万岁爷要杀要剐老奴都绝无半句怨言,但是老奴此番绝无半点私心,真是不希望万岁爷您留下一个苛待宗室的骂名,还望万岁爷明察。”

崇祯笑笑,又问卢九德:“内阁怎么就不能想想办法?”

卢九德道:“内阁也没说不想办法,就只是让人等着,说是等户部有了银子,就把宗室的禄米发下去。”

崇祯闻言,便嗤的笑出声来。

等户部有银子给宗室发禄米,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当下崇祯说道:“也罢,趁现在建奴还没有四面围城,赶紧遣飞骑前往南京,让马鸣騄尽量安排一下,不过有一条,只把他们当成普通百姓就成,且不可因为他们是宗室子弟就格外厚待,这就是又坏了规矩。”

宗室问题终归是要解决的。

那就先拿这个事做一个筹码。

“万岁爷圣明。”卢九德泣道。

“行了,哭什么。”崇祯说道,“卢伴伴,你还算得有情有义,比韩赞周要强,你只要替朕好好办差,朕绝对不会亏待了你。”

卢九德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的去了。

卢九德却不知道,崇祯说的不亏待跟他自己想的并不是一回事。

卢九德他们想的,是还像以前一样让他们去镇守一方,再不济当个织造太监,又或者当个督盐太监也是可以。

但是崇祯想的不亏待却仅限于名誉。

只要肯用心办差,封个太监王还是可以考虑的,至于镇守一方,那就别想了,从他崇祯朝开始,大明朝就再也不会有权阉出现。

有了内务府,还要镇守太监做什么?

……

打发走了卢九德,崇祯对王承恩说:“王大伴,把人都叫进来吧。”

王承恩应了声是,当即上到地面将等在地堡外的金声桓、马化豹、王遵坦以及三人麾下的副将、参将叫进来。

阮大铖和李香君也一并被叫了进来。

此外还有夏允彝、郑森及方以智等一干士子长。

李香君现在正儿八经也是三品武将,已经有资格参加军事会议。

李香君进来之后,一眼就看到地堡大厅中央多了个沙盘,这个沙盘她在徐州的行在大厅也见过,不过这里的没有行在的那个大,也没那个搭得精致。

因为不知道这个沙盘是做什么用的,所以李香君有些好奇。

崇祯看到李香君的表情,便笑着说:“李卿,这是模拟沙盘,徐州行在大厅那个沙盘模拟的是整个徐州防线,这个模拟的就只是云龙山。”

“原来是这样啊。”李香君美目亮晶晶的,有光。

崇祯又手指着沙盘说道:“你看,这个就是第九峰。”

“那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二号铳台。”李香君指着模型问道。

“对,这就是二号铳台。”崇祯笑了笑,又环顾四周说道,“好,现在开始总结白天这一仗的得失,所有人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圣上,臣有话说。”徐应伟率先举手说。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朕再宣布一条规矩,以后开御前会议时,只要不打断、不妨碍别人的发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见解,用不着向朕请求允许发言。”

“是。”徐应伟拱手一揖,接着说道,“今日一战,云龙山之所以会出现险情,主要还是我们对建奴首次攻击的强度估计不足,以至于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对,有贞兄所言极是。”郑森道,“对于建奴首次攻击的强度确实估计不足,所以今后必须得吸取这次的惨痛教训。”

崇祯把目光转向朱慈炯:“炯儿你记住了,有些人打仗就喜欢把首战当决战,所以今后带兵打仗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嗯,儿臣谨记。”朱慈炯肃然道。

徐应伟又接着说:“还有,建奴白甲兵确实凶悍,我们恐怕得找一些堪用战法,要不以后再次在战场上遇到建奴白甲兵的时候,依然很麻烦。”

“好。”崇祯心说总算是有点总结的样子,又说道,“那么大家不妨再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对付建奴白甲兵?”

马化豹说道:“直接用红夷大炮轰击!”

“此举不妥。”郑森摇头说,“红夷大炮太过笨蛋。”

“不错,红夷大炮肯定不行。”这个徐应伟有经验,“今天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只是勉强发了两炮,等到第三炮的时候就够不着。”

王遵坦说道:“红夷大炮不行,虎蹲炮呢?”

“虎蹲炮也不行。”徐应伟道,“虎蹲炮发射的铳子不足以打穿白甲兵的三重甲,合口弹的威力是够,但是精度又属实太差。”

“那就使用火攻。”金声桓说道,“用火油烧死他们。”

“只怕也是不行。”徐应伟叹道,“建奴白甲兵的骑射太厉害了,使用火油的话,只怕是还没来得靠近就被彼辈远距离射死了。”

金声桓道:“那就等建奴靠近了再泼火油。”

“也不行。”徐应伟道,“建奴可使用火箭引燃油锅。”

“那就只有一个法子了。”方以智沉声道,“加强鸟铳的杀伤力!”

顿了顿,方以智又说道:“只要造出一种足以一铳打穿三重甲的大铳,建奴的白甲兵也就不足为惧!”

崇祯道:“这个就是你们格物科的差事了。”

“是。”方以智连忙应道,“等打完这一仗,臣就着人研制这样的大铳。”

“好。”崇祯欣然点头,同时心下暗忖道,手里有了堪用之人就是好啊,无论做什么事皇帝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了。

可是要没有这六千士子,没有内务府试试?

你让那些文官帮你去找人研制大威力鸟铳?花多少钱多少时间还在其次,关键是谁也不确定最后能弄出个什么玩意。

手里没有堪用之人,真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坐在皇宫里发几道圣旨,就把什么事情都办得妥妥帖帖,那是天方夜谭。

崇祯又看着其他人问道:“如何对付建奴的白甲兵,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圣上,臣有几个法子。”看到再没有其他人发声,李香君终于鼓足了勇气,“或许能有用也未可知。”

“几个?”众士子还有武将顿时面面相觑。

心说这小娘子这么勐的?别人一个法子都想不出来,你一个人就想出来几个?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有这么大?怎么就不信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