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换帅换将(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468章换帅换将

过了年,征讨高句丽就要进入倒计时了,杨铭心知自己身为储君,老爹又执意亲征,那么他就必须坐镇京师。

但是,这么重大且对大隋国祚兴衰,有着分水岭意义的全面大战,杨铭不插手干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苏烈、裴行俨、罗艺、梁师都、秦叔宝,这是通过杨铭举荐,顺利进入军府领军,将来有望参加远征的年轻小将。

不要小看年轻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短板,但是他们也有年纪大者所不具备的长处。

小将安排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大将了。

历史上宇文述作为陆路行军大元帅,可谓输的一败涂地,从辽东出去,进入高句丽腹地的三十五万精锐,全让他给送了。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杨广同志的微操肯定是当仁不让,但宇文述的无能,也不能忽略。

洛阳那边,韦纤惠的爹韦贞,在门下省,未来远征高句丽的选将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韦贞将那份名单,早早就派人给杨铭送来了。

大名单有二十四人,分水陆大军二十四位行军总管,其中九路归宇文述节制,剩余十五路由皇帝杨广亲自统领。

这九路为先锋军,分别是宇文述、于仲文、荆元恒、薛世雄、辛世雄、张瑾、赵孝才、崔弘升、卫玄。

另外十五路,分别是苏威、来护儿、周法尚、窦抗、杨智积、斛斯政、韦云起,刘长恭、麦铁杖、宇文化及、史详、屈突通、独孤盛、郭荣、阿史那大奈。

杨铭从历史上知道,其实打高句丽的,就是那九路大军,剩下十五路,来护儿的水师以外,压根就没上。

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宇文述带走的,是绝对精锐,剩下十五路除了杨广的禁卫之外,其它战力堪忧,再者,粮草不够啊。

一百多万大军,人吃马嚼,倾举国之力供应,也是供应不上的。

大隋的总人口,目前民部备档,是四千六百万人,以男女各半计算,男人有两千三百万,老弱再减一半,那就是一千一百五十万。

而杨广征调大军一百一十三万,后勤保证民夫两百万,共计三百一十三万,占总的可征调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特么是去打仗?

历史记载,大隋一征高句丽,从筹备到战败,军民总体死亡人数在67万至70万之间,全国男性劳动力的十分之一,就这么给消耗了。

还死了五个猛人,麦铁杖、宇文恺、杨雄、杨达、段文振,损失可谓巨大。

不过这一世,杨雄讨便宜了,在京师过的很潇洒。

九路大军败的一样惨,这其中有一个避不开的因素,就是杨广同志在九路大军当中,安排了九名慰抚使,说白了就是招降的。

慰抚使不受本军元帅节制,直接对接皇帝,以至于高句丽诈降,于仲文没有上当,但是慰抚使刘士龙出手干预了,他选择接受高句丽的投降,而于仲文还管不了他。

如果换成高熲和杨素,说不定就敢阵前抗命,但是于仲文没有这个胆子,虽然他爷爷于谨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正统的关陇集团出身。

结果呢,中计了,让高句丽给阴了。

而韦贞给杨铭的这份名单当中,九名慰抚使赫然在列,刘士龙的名字更是扎眼。

杨铭其实能够理解,因为装逼的最高境界,是在活着的人面前装逼,而不是死人,老爹设置慰抚使,其实是认为高句丽铁定会投降,而他要在高句丽王及百官面前,装这个比。

所以杨铭不但要干预九路大将人选,还要把这九个慰抚使给划拉掉。

但是要做成这两件事,其实是无比艰难的。

他可以给中枢一些大佬写信,让他们出面帮忙,但是这样一来,太子遥控洛阳朝堂,会遭老爹猜忌,于己不利。

再者,这九个人,不好换,要么是资格老,要么是皇帝心腹,要么就是宇文述用着顺手。

既然九路大军交给宇文述节制,首先就得考虑到宇文述的调派指挥,下面不听话,宇文述还怎么领军?

杨铭这段时间,就一直在因为这件事头疼。

如果是他亲征,高句丽灭定了,可惜没有如果。

可他现在又去不了洛阳,否则单靠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甚至能把宇文述的行军元帅给他撸了。

眼下的大隋军方,比宇文述资历更高的,确实没几个了。

军中是很讲究资历威望的,对士气至关重要,主帅人选威望不够,下面的士卒军心都不稳。

杨铭是想要换将的,但是老爹不会同意,怎么办?那就换帅,虽然老爹肯定也不会同意,但是至少僵持一下,或许会允许自己换将。

这就是讨价还价嘛,价码先往高了开,才有机会获小利,否则直接开低价的话,杨广同志就不跟你搞价了。

于是杨铭这天晚上,琢磨了很久,列出了一个名单,派人送往洛阳门下省,由门下省在朝堂上呈给皇帝。

否则他直接给老爹写信的话,绝对会石沉大海,奏疏只要能摆在朝堂上,很多与自己交好的大佬,就能见机行事了。

这份名单也是九个人。

于仲文、薛世雄、张谨、崔弘升、卫玄不变,增加李靖、杨义臣、张定和,八个人,归史万岁节制。

要知道,宇文述比史万岁年纪还大呢,而史万岁在军中的威望,杨素、韩擒虎、贺若弼死后,眼下应该是第一了,当然了,抛开高熲不谈,文武两途,高熲历来都是第一人。

杨铭不需要问史万岁乐意不乐意,他乐意人家杨广还不乐意呢。

洛阳朝会,门下省黄门侍郎杨达,双手捧着太子奏疏,站出来道:

“太子举荐鲁国公史万岁为征讨番邦之行军大元帅,举荐李靖、杨义臣、张定和代替荆元恒、辛世雄、赵孝才三人,为行军总管,请陛下御览。”

这话一出,朝堂哗然。

杨广顿时皱眉,这小子不是在炼铁吗?这事也想插一手?他跟宇文述是有多大仇啊?

“二十四路总管,陛下已经钦定,太子此番举荐,实乃越俎代庖,”宇文述站出来,脸色难看道:“臣已经在做准备,此时换帅恐影响军心,请陛下明鉴。”

裴矩一开始发现奏疏是门下省呈上来,就心知该怎么做了,明摆着太子是想有人在朝堂上帮他争取,而他自然是当仁不让,于是笑道:

“征讨高句丽,陛下定于明年开春,眼下还有一年的准备之期,任何事情都是可以从容部署的,对外之战,鲁国公确实更合适一些。”

他这是在嘲讽宇文述,打的都是对内战争,而史万岁一直以来,就是负责打外面的。

要不然突厥为什么怕史万岁?但是不怕宇文述,因为没打过交道。

宇文述顿时动怒,指着裴矩道:“军国大事,如临深渊,一丝一毫都需小心斟酌,裴公视之为儿戏,令人不齿。”

裴矩笑了笑,直接摊手道:“许国公可以听听大家的意思,看看大家觉得,是你更好,还是史万岁更佳。”

“当然是史万岁,”杨约道:“如果我没有记错,许国公没有对外族作战的经验吧?”

宇文述心知这个位置,死都不能让,于是据理反驳道:

“史万岁打的是东西突厥,跟高句丽是完全不一样的,高句丽虽为番邦,然其风俗文化与中原大致相当,农耕工业偷师于我,规模已具,怎可与游牧之蛮族同日而语?”

眼下的朝堂上,就站着一个突厥人,还不是一般人,处罗可汗,准确来说,现在叫曷萨那可汗。

处罗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杨广要用他们突厥人,眼下被安置在楼烦郡的阿史那大奈,麾下有一万突厥精锐,杨广已经将其编入大军当中,并任命阿史那大奈为其中一路行军总管,而处罗觉得,应该是他去,所以今日觐见杨广。

杨广刚才已经把他拒绝了,本来心情就不好,眼下又被宇文述拿出来数落,说他们西突厥还不如高句丽,他肯定不高兴了,于是用从母亲向氏那里学来的汉语道:

“你要是那么厉害,为什么当初打西突厥的是史万岁,而不是伱?难道是因为你太厉害吗?那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其实他听说过,眼下是故意嘲讽而已。

宇文述怒了:“用得着你听说?蛮夷之人,败军之将,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话?”

“许国公失言了,”牛弘顿时皱眉:“虽是降臣,然亦为可汗,乃我大隋之宾客友人,并非是许国公可以任意侮辱的。”

这倒是事实,人家处罗可不是阶下囚,人家在大隋的待遇,是按照外邦国主的标准供应的。

这个人,你不能侮辱,也不能杀,因为你得照顾西突厥人民的感情。

别看眼下的西突厥大可汗射匮恨不得弄死处罗,但要是大隋弄死人家,射匮可汗高兴不说,将来侵犯大隋边境,都有名正言顺的借口了。

杨广训斥了宇文述一句,然后安抚处罗道:

“不必在意,朕有国事要议,你先下去吧。”

处罗狠狠瞪了宇文述一眼,还做了一个突厥侮辱人的手势,便朝杨广行礼离开。

那个侮辱人的手势,宇文述看不懂,但是裴矩懂啊。

就跟大隋的入你娘,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