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之所以,要把所有的土匪,都带回去,是因为,黑风寨这边,只留下了一个猛虎营,人数在一千余人左右。让这一千人,看押两千多人,而且,还是熟悉这里坏境的土匪,张卫国是不可能放心的,所以,张卫国决定,等自己回开荒堡后,再从开荒堡内,调集一些堡民过来。然后,重新建设黑风寨,当然,以后这里,不能再叫黑风寨了。至于叫什么,张卫国想,还是留给郑家武自己决定好了,只要跟自己说一下,就可以了。
张卫国忙完这些,就开始查看伤员的救治情况,还有就是就战死的队员,进行妥善的安置。这些队员,一定是要运回开荒堡安葬的。张卫国甚至有了想法,在开荒堡不远的地方,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建立一个“烈士陵园”。永远的吊念这些,为了开荒堡的未来,而战死沙场的战士们。
但是,虽然现在是秋冬季节,可把这么的遗体运回去,也不现实。所以,张卫国决定,开始实行火化。可是,这个决定,让大多数人都反对,他们的思想中,更多的是入土为安的理念。其实,如果不是情况特殊,张卫国也不想,实行火化,到不是他不想,而是,土葬已经流行几千年了,让封建时期的百姓,来接受火化,确实有难度。
最后,还是张卫国动用自己的堡主的权利,强制实行火化,同时下令,从今日起,所有开荒堡的战士,不管战死还是老死,以后,都要实行火化,他张卫国也不另外。同时,张卫国还告诉他们,火化以后,就不会进入地府,而是要了天国,他死后,会在那里,继续带领大家。
张卫国的这个办法,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出来什么办法,只得先如此办。天国的说话,反正是封建时期,用点封建的办法,还是有帮组的。活着的队员,见张卫国都愿意死后火化,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他们不是怕火化,而是怕死后不能入地府。既然有天国这种地方,而且,还跟继续跟着堡主,他们自然愿意。张卫国安排一些人手,去附近的采购深色的陶瓷罐,准备用来安放骨灰。
火化这些战死的队员,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张卫国充分的利用起战俘,分出两百人,让他们去打柴。当然,他们要是敢逃跑,绝对是格杀勿论的。其他的战俘,就用来给那些死去的土匪,挖坑了。张卫国因为要留用黑风寨,也不想把黑风寨废了,所以,让这些土匪,把所以的死人,都拉的远远的。然后,分成几十个坑,集中填埋。然后,撒上一些石灰消毒。
这些工作是繁重的,那些死去的土匪还要好一些,可以让那些投降的土匪去埋。但是,开荒堡战死的队员,就不能让这些土匪来了,张卫国怕他们出工不出力,故意弄错名字。所以,火化的任务,全部由战营的队员来做。
用了两天的时间,张卫国等人,才忙好这些。离回去的时间,还有一天,张卫国用命令,那些投降的土匪,不得休息,马上修缮黑风寨。
黑风寨的寨门,损坏严重,所以,必须进行修缮,而且,张卫国还加强了防守力量,把床弩,也安了十架,放在了寨墙上。
因为黑风寨,不能生产火药,所以,张卫国就把多余的弹药,全部留给郑家武。
最后一天,终于忙好这些,而张卫国等人,也要回去了。郑家武拿来了新的牌匾,上面写着,卫国寨,来争取张卫国的同意。
张卫国看了看,笑着摇摇头,他知道,郑家武是在已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山寨。可是,郑家武不会明白,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也不知道,什么叫枪打出头鸟。如果,张卫国真的把这里叫做“卫国堡”。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传到皇帝那里,估计,有他喝一壶的了。
就算是现在,张卫国还在想,怎么对外解释这次黑风寨之战。俗话说,要让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么大的行动,不被落入有心人的眼中,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张卫国也没有过分担心,他知道,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和足够的说服力,皇上那里,也不会有问题。
郑家武没有想到这些,见张卫国摇头,难免有些失落,张卫国笑着说道;
“这样吧,这里是确山,就叫确山寨好了。这样一来,一是好记,二来,也算名副其实了”。
郑家武转忧为喜说道;
“好,好,只要是堡主您起的,什么都好。”张卫国点点,表示就这么定了。
忙好这一切,张卫国又找来吴用,问他银子的安排情况。其实,张卫国主要就是问他,给确山堡,和飞龙镖局的银子,准备的怎么样了。
吴用如实答道,只要张卫国下令,马上就可以给他们发下去。
张卫国点点头,让吴用马上就办,吴用向张卫国讨要了手令,然后,就直奔库房而去了。
这笔宝藏,一直由吴用管理,王浩然的飞龙小队,亲自把守,所以,没有张卫国的手令,就算吴用也调用不了。
等忙好这些,张卫国才有时间,真正的陪陪施芳。其实,很早之前,张卫国就发现施芳变的郁郁寡欢,一副心事极重的样子。但是,那个时候,有太多事情,要张卫国去处理,一直等到现在,张卫国才有时间,去陪陪施芳。
张卫国也知道,施芳刚刚经过这个大的变故,急需人来安慰。而阴他张卫国,绝对是不二的人选。
张卫国心里知道,他是喜欢施芳的,开始,他只是奇怪,为什么施芳,从不正眼瞧自己。后来,听说“自己”的事迹以后,才明白个所以然来。
后来,施芳来安置点帮忙,他才真正了解施芳,他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施芳,直到施郎中来求自己,他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在意施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