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领军(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益州王一路狼狈的逃回到剑南道,他没有再南下回益州,而是转道到了茂州。

连茂州城都没进,益州王直接带着人进了山。

山路难行,一直到夜色降临他们才摸到屯兵的山口,进山前他已经另外拨出两个护卫来进茂州城里去。

殷礼坐在中帐里收到斥候的回信,看了眼外面已经深沉的夜色后道:“杨大人,你可以出发了。”

这一刻,他与杨和书便只是上下级的关系。

杨和书起身行礼退下,带着宋校尉走了。

他们也是驻扎在山里,本来山路就难走,夜晚的山路就更难走了。

杨和书骑在马上,和宋校尉带着人悄悄的出山往茂州城去。

他回头看了一眼连火把都不能点的队伍,抿了抿嘴道:“你们将军倒是放心,就不怕益州王沿途留了人?”

宋校尉自信的道:“留了人又如何?杨大人放心,益州王真派兵来追,将军会拦住的。”

这些人都是殷礼的旧部,他既然回去调派了兵马,那就是将军了。

“既然如此,那就点火把吧,”杨和书勒住马匹,干脆利落的下令,“着人点燃火把,加快速度走。”

宋校尉:“……杨大人,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真要摸黑走,等我们到茂州城天都亮了。”

就是要天亮了才到达呀,真好可以打个时间差。

但宋校尉见杨和书坚持,只能去传令,没办法,出来前将军说了,他要听从杨和书的吩咐。

队伍中渐渐亮起了火把,本来忐忑的士兵们看着火把心里有了点儿底气,举着火把开始小跑着前进。

他们一行人的速度快了许多,等出山的时候正是深夜,又跑了半个多时辰便到了旷野之中,杨和书这才停下脚步让他们休息。

杨和书找来宋校尉,“我有件事需要他们去做,他们不会冒犯乡民吧?”

宋校尉脸色一正道:“大人放心,我西军对百姓从来都是秋毫不犯的。”

这样的话杨和书也就听听,心里只信三分,因为从来兵祸之中的兵都跟匪一样的,有时候甚至比匪更甚。

不过杨和书也一脸认真的点头应下了,道:“那你去点九十人前来,我有话与他们说。”

等人到齐了,杨和书便拿出一张自己下午临时画的地图,自然不是很准确,但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自从收到白善他们的信,说剩下的私兵有可能藏在茂州,他和唐知鹤便开始暗中查探茂州。

当然,也告诉了殷礼。

最后是殷礼把屯兵之处找到的。

但他和唐知鹤也不是一无所获。

俩人把茂州境内的所有县及辖下的乡里都过了一遍,除了查阅典籍外,还派人额外去走过一遍,当时是为了查屯兵之处,后来则是想着,若是真的止不住兵祸,这些百姓要怎么迁入城中。

和殷礼不一样,他是只管打仗的将军,杨县令和唐县令却是一县父母官,考虑的不是打胜仗,而是如何在兵祸中保全百姓和百姓的财产。

毕竟,殷礼打完仗就走了,他们可是要治理地方的。

益州王若是要发兵,他首要之举肯定不是北上,而是会先就近占下茂州,再南下拿下绵州和益州。

尤其是益州城,那是他的封地,他的地盘在那里,在没有打进京城前,他肯定要以益州为据点的。

所以很不巧的是,唐县令和杨县令治理的辖区都在益州王的首要攻击目标之中。

所以他们就顺手拿茂州来做了一下假设。

杨和书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用上这些东西,他将益州王起步后会波及到的村庄在地图上点出来,道:“你们三人为一队,前去一村寻找村长或里正,让他们即刻进城躲避。”

宋校尉道:“路途遥远也进城吗?怕是在路上就会遇到乱军,且他们也不愿吧。”

杨和书道:“这些村庄皆在乱军进攻或溃散的路上,距离茂州城不是很远。”

他道:“你们将军现在只有两万九千人,对阵两万七千人,我不觉得他能把所有人都一举拿下,一旦乱军撤退或溃散,这些百姓都会直面乱军。”

宋校尉看了一眼地图上的路标,发现还真是。

于是他点了点头,吩咐下去,三人三匹马,让他们各自领了村庄后离开。

他道:“通知到后立即回城归队,不管他们听不听,你们都不要多做停留。”

九十士兵一听便明白了,若有村庄不听,他们要是耽搁,路上换他们遇上了乱军,那死的就是他们了。

众士兵领命应下,骑马四散开去。

杨和书也没对这个命令说不,而是收起地图道:“走吧,启程,我们得在天亮前控制茂州城。”

宋校尉目光一闪,虽然这位世家公子的决断出乎他的预料,但他还是听从了。

只有九百一十人的大军继续前进,又跑了小半个时辰后便到了茂州附近,杨和书勒住马,问宋校尉:“怎样能在夜里叫开茂州的城门?”

宋校尉迟疑道:“伪造军情,说是吐蕃扣边?”

杨和书:“……这是东门,吐蕃扣边也该叫的是西门或北门吧?”

宋校尉脸上略有些尴尬,还真是,他嘿嘿一笑道:“还真是,而且吐蕃就是扣边,这军情也不会先到茂州,我们西军便驻扎在边境上,可以直接将紧急军情送入京中的。”

杨和书沉吟片刻道:“就说是益州王急报,让他们开门。”

宋校尉一愣,“这样能行?守门的是当地的驻军,若是看守的人不是益州王一系岂不是暴露了?”

杨和书道:“他们自会上报给茂州刺史,只管去喊门,实在不行再想办法硬开,反正天亮之前我们一定要进城。”

不然,若不能提前控制住城门,就不能容纳逃难来的百姓。

宋校尉应下,点了二十来个人和他一起上前去喊门。

杨和书则带着剩下的兵马落在后面。

大军渐渐靠近,在城墙上打盹的士兵渐渐反应过来,他揉了揉眼睛,见下面的确是连绵的火把,立即推醒了旁边的同伴,示意他去看,“怎么回事,谁家商队这么长?”

同伴醒了过来,“这不是商队吧?哪儿的商队会有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