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家乡(1 / 1)

烽火十国 青璃居士 1841 字 9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待送了陈觉出门,李源便径直回了自己的殿直军衙署,正好撞见彭师杲正发着闷气。一询问才知道,先前陈觉和李源前脚刚走,刘彦贞便莫名其妙地将火气撒在了大堂的众将身上,点到殿直军的名头时,由于李源不在,统军使彭师杲自然背起了黑锅。
  “李虞候,这诸军司的命令下来了,让咱们殿直班儿抽调人马,年后到北苑大营集结。”
  李源疑惑地问道:“咱这殿直班儿本来人就少些,也无甚精兵,平日里也只在皇城戍守,怎么打起咱们的主意了?”
  “唉,他刘彦贞有枢密院的手令,咱还能抗命不成?方才我到营房中宣布此事时,诸将大多都不太乐意,我也不好勉强,只好等你归来再说。到底你和陈使相亲近,诸将也都服你......”彭师杲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源只觉得一阵阴阳怪气,这殿直军可是你彭都使做主,还有枢密院的手令摆在上头,有什么不好勉强?怕是底下这些人安逸惯了,彭师杲不好做工作,把包袱甩过来罢了。不过念及彭师杲这些日子以来,对自己算是不错,李源倒也接下了。
  “彭都使,陛下既然下了旨意,诸将就算不乐意,咱也得照办。依末将看,先前随我到楚州的那一营军士算是骁勇,也随末将剿过流匪,不如便抽调了去。”
  彭师杲若有所思地抚掌道:“如此甚好!那我便下令,年后让右厢刘都使带去北苑罢。”
  李源笑了笑,回道:“彭都使英明。”
  调兵的命令很快便送了下去,这个小插曲算是解决了。此时日头已经上得猛烈,公家是有提供午饭的,李源在衙署里用完之后,便出门上马。刚过饮虹桥,李源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调转马头,奔着东边去了。
  与李源如今居住的城西不同,金陵城东的人气显然更旺一些,从镇淮桥往东走,过了国子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商业区及居民区。
  能仁寺、棉帛市、清溪坊,除了前者,后两个地方则分别是妇人和男子的最爱。令李源唯一感到奇怪的是,现下刚到午时,分明还没到那清溪坊内那些个酒肆开门迎客的时辰,却早有不下数十名年轻的书生,三两成群,硬是顶着正午的日头在各家门前翘首以盼。
  李源打量了一番,这些书生普遍穿着都比较寒酸,如何去形容只能说还算整洁,但仅仅是整洁,身后也没个书童伺候,却是个个等着心焦的模样。李源默默骑马而过,暗道,就是你们这些人整日不好好读书,老早便跑来这不是哄抬市价么......
  片刻,李源寻到了目的地,在城东一处隐于闹市中赫然矗立的庞大院落,周府。
  “李虞候,今日怎来得这么早?可用过午饭了?”
  这黄莺出谷的妙声儿,这顾盼生姿的可人儿,加上这柳叶眉,杏核眼,可不就是周娥皇的侍女秋儿么?
  李源尴尬地笑了笑:“秋儿就知道拿我打趣,我这大半月,每日都来拜访,你可曾见过我进去用过午饭?怎么,今日娥皇愿意见我了?”
  秋儿轻轻走上前,柔软的腰身直接挨着李源的马头,娇嗔道:“虞候,小姐的性子你是知道的,怕是急不得......”
  这事儿确实是自己理亏,尚未成婚便敢当着未来岳父的面喊着要纳妾,他李源怕是唐国第一个。只得苦笑道:“罢了,我还是回府去,果然今日又吃了一道闭门羹。我看午饭也不必吃了,饱了饱了。”
  接着李源从怀中掏出一页帛书,递给秋儿:“这是今日的。”
  秋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接着不动声色地将帛书收好,低声说道:“虞候且先回府罢,小姐说——”
  李源一脸无奈地接过话梢:“你家小姐肯定又说,依照古礼,成婚前不便相见。行了秋儿,我都倒背如流了,这便走!”
  瞧着李源一副丧气的模样拍马而去,秋儿轻声叹了口气,接着转身便进了府门。
  周府深院一处雕栏玉砌的亭台上,涓涓琴音正如清水般肆意流淌,片刻,琴声戛然而止,转而一道清冷的声音:“他走了?”
  不知是自家小姐长得太过惊艳,还是自己心中发虚,秋儿始终低垂着头,不敢直视。
  周娥皇向来被诩为金陵城中最会打扮的大户小姐。今日衬着这满园的萧瑟之意,特意穿着一身深色的长裙,袖口上却绣着几朵蓝色的牡丹,扬州府的匠人还用银丝线在这胸前勾出了几片祥云,身子只需轻轻转动,这锦缎彩云裹胸,瞬间就变得立体起来,好一个呼之欲出,简直勾人魂魄!
  此时周娥皇嘴上默不作声,也禀着一副高冷清幽的神情。接过帛书后,只读得开头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双颊瞬间泛起了晕红,一双星眼如波,不禁咬起了朱唇轻声道:“这个登徒子......”
  “阿嚏!”正在自家前院检视亲兵的李源,猝不及防地打了一个喷嚏,惹得罗二虎在一旁嬉笑道:“大哥,照你之前说的,莫不是有人骂你了?”
  李源一边绑好夹腿,一边瞪了这黑厮一眼道:“胡说,我只打了一下,倒是有人想我了!”
  话正说着,许匡衡正领着一位身躯凛凛的中年男子走来。定睛一瞧,这男子虽穿得一身唐国服饰,但这相貌却与常人大不相同,光这白皙的肤色以及高耸的鼻梁,外人看得疑惑,但李源却心知肚明。
  男子谦恭地单手抚在胸前,弯下腰沉声说道:“在下乌木特勤,拜见李虞候!”
  李源满脸欣喜地上前搀起:“回鹘勇士终于来了!快别多礼!”
  罗二虎早就听得发懵,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这番邦男子是何人?你们在说什么?”
  见李源已经亲昵地拉着那个名叫乌木特勤的“番邦男子”攀谈起来,罗二虎只得把目光投向正微笑不语的许匡衡:“俺大哥怎地如此高兴?许先生,可否与俺说道说道?”
  许匡衡只是轻轻眨了眨眼,露出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表情。
  此时乌木特勤正认真地听着李源热切的话语,眼中时不时闪出异样的神采。
  当他半月之前,在常州府被几十名身披甲胄的唐军士兵“请”出家门时,心里是极为愤怒又无可奈何的,毕竟这里到底是汉人疆土。最终只得告别了妻小,依照那些士兵的吩咐,疑惑地收拾好自己家传的兵器,跟着车马上路。
  而更让他疑惑地是,与他一路同车而行的,还有一位看似文弱却谈吐不凡的许先生,三言两语交谈之下,只说是奉了李虞候的军令寻访而来,请他到金陵一叙,此外再无多言。乌木特勤见此人带着善意,又碍于落在了一群陌生军士的“护卫”中,只能乖乖顺从。
  但今日终于见到了这位李虞候后,又颠覆了乌木特勤的设想,这位李虞候并不是他想象的那种蛮狠无礼的武人,不仅年纪轻轻,而且生得英俊高大,加上他对自己始终彬彬有礼,甚至出乎意料地讲述起了关于自己那遥远又陌生的家乡。
  “......昔年安史之乱,玄宗皇帝西狩,幸得你们回鹘勇士援手,骑兵奔袭两千多里直趋河北,最终一举平灭残余叛军,史朝义枭首,我大唐才终得重见曙光!回鹘与我大唐本是手足,如今天下,战乱四起,诸国林立,而我陛下素有恢复中原、一统天下之宏愿。我既受陛下大恩,不敢苟全惜命于安乐,故而此番将乌木首领冒昧请来,还望你相助于我!若他日中原鼎定,我必向陛下请命,助尔等攻伐契丹,恢复祖上荣光......”
  乌木特勤此时已是听得泪眼盈眶!
  百年前回鹘乌介可汗贸然起兵却被唐武宗打败之后,回鹘自此分崩离析,部分族人逃到西域建国续命,部分族人则留在草原之后被崛起的室韦契丹蚕食殆尽,剩下的部分族人则被迫南迁。
  南迁的回鹘人光是被唐军俘获的便有二十七部,三十万人之多,其中便有他的部族。而后除去一些死于战乱的族人之外,大部分都被唐武宗迁徙到陌生的江淮地区。
  这是一段回鹘人不愿提起却深刻在骨子里的,血与泪的历史。
  百年过去,这些外域之人早已在南方扎根生养,穿起了汉服,说起了汉话,除了不与汉人通婚,长相迥异之外,与大多数汉人其实没什么两样。而这几十年来,这些回鹘人又亲身经历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虽然仍世代操练武艺,但所谓的复国念头,早已泯灭在心头了。
  而今日李源的这番话,瞬间唤醒了乌木特勤骨子里属于回鹘人的草原血性。
  不知为何,当李源娓娓道来那些往事的时候,他对这位侃侃而谈的少年武将便逐渐有了亲近之感,到李源说出这番“唐国回鹘是一家”的话语,又言及讨伐契丹、回归故土时,双眼简直快冒出火光,直呼遇到了难得的知己,已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乌木特勤一脸坚毅地高声道:“李虞候,今日起,如虞候不弃,我乌木特勤便任凭虞候驱使,我的部族也甘愿为虞候效命!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如此反应正如李源所料,这位回鹘首领到底还是耿直性子,要说服他并不困难,除了真诚,便是两个字——家乡。
  李源紧紧地拉着乌木特勤的双手,兴奋地朝众人说道:“诸位,今日起,乌木特勤便是我们的兄弟!此后我会让他教习武艺,本虞候也不例外!你等需勤勉学之,将来随本虞候建功立业!”
  许匡衡、罗二虎及一众亲兵连忙拱手齐声:“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