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1 / 1)

至圣先师 泡泡泡 2543 字 9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滁州,都在颤/抖中。

整个长江,上下游各州,都听到了杜预这句诗。

杜预声波,犹如洪钟大吕,响彻云端之上。

它以极快的速度,穿过了荆州、滁州、庐州、扬州等各州,并不断飞速扩散。

音波的速度到底多快?

大唐的田野、山岳、河流、森林、城池··

大唐的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士子官绅··

数百万、千万人,不约而同抬头看天。

因他们都听到了这荡气回肠、彪炳千古的诗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荡在大唐的天空!

大明宫中。

大殿之上。

皇帝正在召开朝会,会晤大秦使者。

大秦使者,乃是纵横家、雄辩家张仪,贵为大秦大学士。

张仪正在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雄辩道:“我大秦击败唐军,连占陇西三城。上将人屠白起,提虎贲百万,屯兵渭水,又有北汉与我遥相呼应,出壶关,抵黄河。大唐腹背受敌,此仗必败。”

“我秦皇雄才大略,却又仁慈爱民,不忍心生灵涂炭,派我请大唐割让陇西郡,便主动退兵,一年之内,不生战事。陛下,意下如何?”

张仪乃是天下知名纵横家、辩才无双,滔滔不绝,整个大殿之中才气纵横,竟然无人能与他抗衡。

皇帝震怒。

“战争还没打,就让我大唐割地求和?”

张仪面色傲慢、强硬冷笑:“形势比人强。我代表大秦出使各国。大唐已经被周围诸国包围,乃四战之地,形势对陛下不利呀。”

“啪!”

皇帝目光喷火,怒吼道:“张仪!你别忘了。我朝太宗虽处四战之地,却王师四出,打得西秦、东齐、北汉等国丢城失地,不得不结盟互保,开创我大唐盛世。”

张仪却怡然不惧,冷笑道:“此时不同彼时。今日不同往日。大唐早已不是过去太宗时期无敌大唐。是战是和,陛下一言可决。”

皇帝目光扫向众臣,众将:“难道,爱卿等就束手无策?”

沉默半晌。

一人出列,苦涩道:“西秦虎狼之国,我大唐实在难以抵挡,理应和谈,割地求和。”

皇帝喝道:“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难道我等要将大唐拱手相让?”

“可我大唐,能否击退暴秦人屠百万兵?”

“这···”

听着下面朝臣争吵,各执一词,皇帝脸色铁青,暗暗叹息。

“怎么到朕手中,却变成如此模样?”

“又该如何?真的要割地?”

正在争吵的衮衮诸公,愕然停下。

正在抠脚的张仪,如同白日见鬼猛然抬头。

皇帝眼中爆出狂喜之色。

“这,到底发生了何事?”

“是,诗词?”

“有人的诗词,传到了皇宫中?”

“地震了?”

“不,是诗成镇国!”

“镇国诗,我大唐十年磨一剑,终于诞生了镇国诗!”

皇帝豁然而起,惊喜万分:“我大唐诞有镇国诗!”

张仪脸色大变。

“可,可恶!”

“怎么会在这节骨眼上,偏偏诞生镇国诗?”

“难道,大唐真的气数未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皇帝豁然站起,眼中激荡昂/扬斗志,目光炯炯:“好诗,好诗啊。我大唐虽经历天灾人祸,国势不复往日,但我大唐国魂不灭,志气不灭,锐气不灭。既然大秦、北汉要来,那就来吧。朕睁大眼睛,拭目以待,看你们能否灭我大唐?”

群臣斗志昂/扬,出列怒骂张仪。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将军们眼眶一红,纷纷怒吼请求出战。

“臣,愿死战!”

“臣,粉身碎骨也要与人屠一战。”

张仪被大唐君臣的气势,吓得倒退一步。

他知道,诞生镇国诗的大唐,已经不是刚才倾颓的大唐。

大唐曾经雄霸天下的心气,已被这首镇国诗唤醒。

他大秦要不费一兵一卒,迫使大唐割地求和,已经不可能。

这就是镇国诗的威力!

诗成,足以镇国!

哪怕国事倾颓、岌岌可危、大厦将倾,一首诗也能力挽狂澜、震慑群小、匡扶社稷!

甚至在张仪看来,如今大唐的气势如虹,众志成城,大秦危险!

张仪眼中闪过深深忌惮,满脸震惊。

“大唐还有谁能诗成镇国?”

“必须除之!”

“眼下,大唐气势如虹,倒是不可力敌,当徐徐图之。”

他突然展颜一笑,前倨后恭,态度180度大转弯。

张仪满脸谄媚,拱手作揖道:“恭喜大唐,贺喜唐皇!”

“竟然新得镇国诗。可见大唐文事之盛!我人族十国,对阵妖蛮已呈颓势,因为多年没有镇国诗诞生。此诗在人族与妖蛮战场上,必能大放异彩,为人族勇士壮威!”

“为表祝贺,我可代表秦皇还给大唐三城。”

“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为人族繁衍生息、携手并进。”

后面都是屁话连连,各种吹捧大唐彩虹屁。

但关键词是——大秦,要还给大唐陇西三城!

大唐不费一兵一卒。

本来索要更多土地、城池的大秦,上将人屠陈兵百万,刀兵威胁的列强,却前倨后恭,乖乖还给了大唐所有土地。

这是一诗镇国的威力。

大唐还是那个大唐,但杜预作成【行路难】,大秦就马上态度大变,拱手割地、还城。

不光大秦,听到大唐诞生镇国诗,北汉丞相曹操叹息一声,马上从黄河渡口退兵,派使者来长安朝贺。

岌岌可危的大唐,转危为安。

蠢/蠢欲/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东齐、南楚,立即人畜无害,派使者入长安。

吴、越、蜀、宋,乃至蒙元···

只因大唐多一镇国诗,态度纷纷调整,或者祝贺,或者拉拢,或者暗送秋波。

国家利益,最为现实。

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镇国诗,镇国两字,可不是开玩笑。

杜预自然不知道诗成镇国的后果,但眼下最冲击力的时刻到了。

挟太山以超北海!

杜预径直裹挟着万仞巨浪,狠狠撞/击在贯休身上!

贯休,犹如一颗被打飞的小苍蝇,一声不吭撞/击在太行山上!

巨浪随后而来。

天崩地裂。

太行山摧折。

偌大山峰,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

天地之间巨变。

天空中,日月无光,星辰倒移,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

横断大江的太行山,无了!

无数碎石四散迸飞。

但却被浩浩荡荡的巨浪吞噬。

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

长江继续浩浩荡荡,奔腾咆哮,汹/涌澎/湃,冲过了折断的大山,无可阻挡,狂奔向海。

恶浪滔天,冲击堤坝。

好在田洪凤等人见势不妙,提前动手,已经将游人百姓向后转移。

哪怕滔天洪水,也没有造成伤亡。

大言不惭的诗僧贯休?

犹如一只苍蝇,被巨手猛拍一下,炮弹般离奇飞去。

早已不知道被冲到何处去了。

杜预淡淡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众人石化,呆滞。

光是这句话,就足以让众人咀嚼良久。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薛涛猛然吐出一口鲜血!

这话,简直不要骂的太狠。

作为文人,最害怕的是啥?

不是死亡,而是寂寂无名。

杜预这话,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偏偏贯休方才移山填江,以莫大才气神通,将太行山千里搬运而来,挡在了杜预面前,横断长江之上,妄言可改天换地、横断江河。

而杜预打脸简直不要来得太快。

嘲讽直接拉满。

什么你能横断江河?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在空中横飞的诗僧贯休、站在高处的诗妖薛涛,面若死灰,文宫中山崩地裂、宫殿摧折。

因他们知道,自己出名了。

随着杜预诗成镇国,随着他这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妖、诗僧都将名扬天下,臭名昭著。

他们将随着这首诗、这句词,永远被当做背景板,钉在嘲讽的耻辱柱上。

当人们津津乐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人们谈笑风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都会提起诗妖、诗僧···

但这种名声,是他们最不想要的呀。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林如海吓得一激灵,冷汗津/津。

我的妈呀!

感情杜预才是怼人之神。

这话,如果放在我身上,我不就遗臭万年了吗?

多亏我见势不妙、早早收手,没有被他列入打击对象。

“学到了!”

田洪凤、王文昭等文人,眼睛放光。

以后朝廷之上,文官吵架,直接丢这句过去,对方不吐血三升?

什么唇枪舌战,什么骂人的话,统统弱爆了!

杀伤力都比不上这句啊。

院君都若有所思,赶快找了个小本,记录下来。

从这时起,长安城中文人见面,仇人相见,狭路相逢,张嘴就来···

“尔曹身与名俱灭···”

对面马上对骂:“不废江河万古流!”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