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诸子百家返本归元(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大将王伏宝带着两万人马讨伐马邑刘武周,理由是他故意放走了李元吉一行人,这让刘武周好生气恼。
  面对敌军的步步紧逼,刘武周决心一搏,带着仅剩不多的人马发动偷袭,结果可想而知,他哪里是王伏宝的对手,被杀得大败而逃,投奔突厥干爹去了。
  拿下了马邑,谢天虎的势力就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北大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者。他又给榆林郭子和写信,要其继续堵截逃窜的唐军李元吉部,倘若失败,刘武周就是前车之鉴,这厚黑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群臣纷纷上表,希望谢天虎能顺天应命,继位称帝。
  对于称帝一事,谢天虎把心腹谋臣凌敬、石龙等人找来密谋一番。
  石龙老头是百分之一百支持谢天虎称帝的,这白胡子老头甚至还想了几个国号出来,“燕”、“赵”、“晋”。
  谢天虎心想,石老头莫不是要把咱拉回春秋战果时期吧!~囧~
  凌敬则主张缓称帝,理由是“今隋天子杨广尚在江都,虽然其已经朝不保夕,但毕竟还活着。再者说主公刚占据河北就立刻称帝,难免会树敌过多,万一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因此和解了,掉头北上来打我军,未免得不偿失,所以微臣建议主公先称王。”
  凌敬这话说到谢天虎心里去了,做个有名无实的帝王,平白招惹强敌,这种赔本买卖自己是打死也不会做滴。这厮甚至觉得连称王都还太早了,还不如称侯来麻痹敌人。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当谢天虎把这“九字方针”抛出去,主张称侯来麻痹强敌的时候,不但石龙、王伏宝、宋金刚、尉迟敬德等大老粗们不太理解,甚至连一向主张低调凌敬都吃了一惊,在他们看来,主公雄踞黄河以北,实力已经在群雄之上,何苦如此委屈自己。
  “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虽然咱们现在占据河东、河北全境,实力有所增加,但时间尚短,人心未定,若是树大招风,引得强敌来攻,胜负还在五五之数。要知道咱们不光面对南方的群雄,北面还有强大的突厥。”
  就这样,在谢老板的拍板定调下,对外称“虎”候,以安突厥和群雄之心,对内开始积蓄力量,壮大自身实力。
  扩军成为了首个议题,随着一连串的胜利,虎侯军也从最开始的一万余人陆续增加到十万之众,但就算这样,兵力也还是捉襟见肘,毕竟地盘大了,用兵的地方也多了。
  向来走精兵路线的谢虎侯,考虑到各方需要,决定再次募兵十二万,和之前的十万军马加在一起,共计二十二万大军,其中三万为骑兵,其它尽数为步兵。而步兵中又精心挑选了五千身高臂长勇士组成陌刀军阵,以期将来在对阵突厥骑兵时发挥特殊威力。
  内政方面,由于这几年北方大地遭到多路义军来回折腾,往日的权贵阶级早已烟消云散,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皆化为乌有,所有话语权都归虎侯军掌控,谢虎侯现在要改革,哪还有人敢跳出来反对。
  推行简体字,让更多人有识字机会;开科举,重用寒门学子,以收天下士子之心。
  统一教学书籍,取百家之精华,编为数册,按年龄之不同来划分,供学子学习。统一口语发音,编撰一套普通用于发音手册,进一步完善秦始皇未做完的大业。
  将全境人口编辑在册,鼓励人口生育,鼓励每户分家出去,把大量无主之田按户分发下去。
  由于谢天虎和佛门已经完全撕破了脸,一个颁布了“讨佛令”,另一个称对方为“佛敌”,双方再无回旋的可能性。谢虎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河北境内的佛门连根拔起,收其资产,强令僧人还俗从事农业耕种,这样一来原本一家独大的佛门遭受重创,黄河以北宗教势力成了真空状态,其它宗门教派看到了机会,纷纷进入河北,准备分一杯羹。
  对于其它宗门迁入北方,谢天虎大致上是不反对的,但也有三点要求,第一不得作奸犯科;第二不得偷税漏税;第三得恢复诸子百家本来的面目。这几点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要知道武林宗派,多是靠刀口舔血为生,要其不作奸犯科,还得缴税纳税,光是这两点就难倒了大部分宗派,更别说后面还得以诸子百家正名。
  佛门和慈航静斋也不甘寂寞,大肆宣传,任何宗派只要进入黄河以北,都会被“佛敌”一网打击,那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凶兽--!
  面对高风险,高回报,大部分人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有人却敢为人先,投下巨额赌注,准备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说,向来和谢虎侯保持合作共赢关系的阴葵派,祝玉妍连寻找鲁妙子谋取邪帝舍利一事都顾不上了,第一时间就举派迁入了河东境内,并宣布阴葵派返本归元,恢复成诸子百家中的“杂家”,以“救死扶伤,普济世人”为口号,正大光明的在晋阳办起了总坛。
  因为战地医院的好名声,加上阴葵派弟子容貌出众--!总坛一经开办,好评如潮,门庭若市,上门拜师学艺者更是络绎不绝,把祝宗主乐得合不拢口,见谁都是笑容满面。
  祝宗主虽为女子,但野心不输男人,她乘势一口气在乐寿、涿郡、马邑开办了三座分坛,分别让闻采婷、霞长老、婠婠前去主持大局!自此,披着杂家名头的阴葵派算是在河北大地一炮而红了,其兴盛程度远胜之前的佛门。
  当然啦,喝水不忘掘井人,祝宗主可是智商情商极高的人,她隔三差五的找借口来拜访谢虎侯,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聆听其大政方针,想从中寻找更多机会。
  曾今不止一次,祝宗主疯狂暗示,谢虎侯至今未娶妻妾,子祠不昌,不利于长久,何不在阴葵派中寻觅一二,我看那婠婠和白清儿就很不错……到后来祝宗主更是把婠婠带来见谢虎侯,说是让其多学习学习。
  如果说白清儿属于我见犹怜,清水丽人的造型;那么婠婠就是个精灵般乖巧的女子,光着脚丫,蹦跶蹦跶的就过来了。
  婠婠也不客气,上来就施展媚术,直接称呼谢虎侯为大哥哥,挽住其手臂撒娇,结果被谢虎侯一个响指弹在额头上,疼得婠婠小丫头差点连眼泪都流出来了~囧~
  婠婠小丫头也不气馁,依旧我行我素,后来经常大大咧咧的跑到谢虎侯这边来蹭吃蹭喝,临走时还要打包--!俨然把侯府当成了吃白食的地方!
  师姐的一系列骚操作都被师妹白清儿看在眼里,后者也不是吃素长大的,想想自己最早跟着谢虎侯劳心劳肺,到现在还没去他府上吃过几回白食,一想到这,清儿姑娘就怒火中烧,也有样学样,借口汇报工作,来虎侯府混吃喝。
  一个婠婠,一个白清儿,两个混世小妮子把虎侯府搅得乌烟瘴气,谢天虎觉得在这样下去,自己就要堕落了--!此风不可长,于是把祝玉妍找来,进行了次深入的探讨。
  也就有了接下来的这段对话。
  祝玉妍一脸笑容的对谢虎侯夸着自家弟子的好:“虎侯您也是知道的,清儿是个懂事的孩子,自从她加入阴葵派起,我就瞧出她是个可造之才,对其倾力栽培,果不其然,战地医院在她手中算是发扬光大了,这一救死扶伤的壮举,足矣名留青史!”
  谢虎侯点头赞同道:“确实如此,清儿姑娘在这方面很有才干,所以本侯准备加大对战地医院的投入,成立一个红十字会,并聘请清儿为第一任院长。”
  祝玉妍有些茫然的问:“不知这红十字会和战地医院有何不同之处?”
  “祝宗主问得好,本质上来说,红十字会和战地医院都是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区别在于红十字会包涵的范围更广,不单单面向我军受伤的士卒,上至王功权贵,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敌方伤员都在其医治名单之中。”
  “嘶!!!”
  好大的气魄,祝宗主不禁吸了一口气,心中更是急迫的要把自己几个徒弟送到谢虎侯的枕边。
  祝玉妍打蛇上棍,一脸抚媚的笑着说:“难得虎侯殿下如此看重清儿,何不干脆把她带在身边,早晚服侍殿下,岂不美哉,千百年后又是一段佳话( ̄︶ ̄)”
  谢虎侯也未拒绝,只是话锋一转,笑眯眯的向祝宗主反问起来:“祝宗主的阴葵派又称为圣门,现在更是返本归元成诸子百家中的“杂家”,算是发扬光大了!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何会被佛道两家打上魔门的印记,遭隋王朝痛恨,几乎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这话说到了祝玉妍的心尖上,她也弄不明白,好端端的阴葵派怎会一步步走到这个份上,好像自己的师傅就看慈航静斋不顺眼,然后仇恨一代传一代,就这样无止尽的延续下去。
  “还请虎侯教我,小女子感激不尽。”
  “祝宗主客气了,本侯就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贵派中的一些人尽做些见效快,损人利己的事。久而久之,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与民争利的形势,尔后再被佛门、道门两家拿来大做文章,无限放大。
  至于说被隋王朝痛恨,无非是贵派的教义有些问题,佛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和道门的“无为而治”都是在劝导民众一心向善,而贵派投机取巧成风,尽捡便宜事做,这无异于教导百姓去作奸犯科,假如你是统治者你会怎么想。”
  祝宗主恍然大悟,想起刚刚自己还准备投机取巧一把,扶持弟子上位,让宗门一步登天的想法,不禁冷汗连连。回去之后管教了婠婠和白清儿,让她俩收敛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阴葵派的崛起,算是立了个好榜样。让还在观望的其它宗门,眼红得不行,纷纷打出诸子百家的旗号,来河北大地寻找机会。
  就此,在河北大地上,诸子百家以“尊虎侯,兴天下”为口号,彻底代替了佛门的存在,差点把佛门高僧们气得吐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