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到达梁郡(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路上除了买粮食之外,自然也是处处要花银子,你看这样可好,你日后要是有要当的首饰不如先拿给我看看。”

“或者你信得过我的话,你给我个心里价,我帮你去找熟人当,我必定尽力替你抬价,若是低于你心里价我就把东西给你带回来,若是高于你心里价我就替你当了,这事对于我来说不过是顺手的事,并无麻烦。”

给当铺赚不如给她赚,她能给的价格,一定是当铺绝不会给的价格。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大娘了?”

李三夫人有些不好意思,金钗的事她也和大娘说了好几回了,当日决定换了就是换了,大娘却不肯占她一点便宜,实诚地要给她相等价的粮食。

“哪会麻烦?我那熟人也喜欢好东西,我能给他送去好东西,他指定还夸我有本事,还要记着我的好,我下回再有事找他帮忙,我可就不难开口了。”柯慕青笑着道,“你看我这不就是动动嘴皮子就白白讨了个好吗?”

李三夫人跟着笑了,“那就谢谢大娘了,下回我定先找大娘帮忙。”

有个好县令的好处是省钱。

这天晚上大家总算不用睡通铺了,柯慕青和杨袖娥睡一屋,可算不用忍受自家几个孩子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奇葩睡姿了,这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就早早出发了,袋里有粮,每个人都表现得更轻松了许多。

但庄县令这样的好县令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

一连再路过两个县城一行人除了在驿站买水之外就没有再进过城。

十天后,一行人总算出了燕郡踏入了梁郡的地界。

本以为进入梁郡以后会好一些,但没想到梁郡的形势不仅没有比燕郡好半分,甚至更糟糕。

下午一行人到达两个郡比邻的城外驿站,驿站大门是关着的,衙役上前敲了好久的门驿站的大门才缓缓打开。

来开门的是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身形甚至能用干瘦来形容。

“你们这不是驿站吗?怎么?没收到指令?不知道我们会带着流放岭南的犯人路经此地吗?怎么就关着门了?”陈虎脾气不好,直接抬脚把大门踹开,一把将老人推开。

“渴死了,赶紧给咱哥几个送壶水。”陈虎一转头看那老人站在那一动不动,便催着,“你是聋子听不见人说话吗?光站在那一动不动,不知道给我们去倒点水吗?”

那老人摇摇头,“两日前驿站的井已经打不出水了,想要喝水只能进城里去买水,这驿站也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年纪大了,明日也要回乡下去等死了。”

老人说到这忽然捂面大哭,“我们还指望着朝廷发救济粮,谁能想到燕郡竟然起了蝗虫灾,一夜蝗虫过境,燕郡的粮食都被蝗虫啃食光了,朝廷拨给我们梁郡的粮食途径燕郡的时候被燕王带人扣下了。”

柯慕青一行人这几天都在路上,竟不知道朝中近几日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算着时间,蝗虫灾也确实是这几日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村里的族亲们现在怎么样了,这半月来可有悄悄收下一些粮食。

“我听从燕郡过来的客商说,燕郡早有圣女预言会有蝗虫灾,圣女让百姓们提早把粮食收了避过蝗虫灾,是那天杀的燕王压下流言甚至不允许百姓提早收粮。”

“可燕王却把他官田的粮食提早收了,老百姓的粮食全让蝗虫吃了,他燕王的粮食却好好的全收在粮仓中。”

“他却还打着救急的名头截了朝廷给我们梁郡的粮食!他燕王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啊!”

老人越骂越无力,“我们梁郡的百姓没水没粮,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骂完以后老人就坐在边上的长椅上,“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这驿站过了今夜也废了。”

柯秀才心中也积了满腔愤怒,踏入梁郡就能看到龟裂的土地,庄稼苗种下了也长不好,更别提结粮食。

梁郡应是很早就上报朝廷等待朝廷救济赈灾,好不容易等来了,却被燕王截胡了,燕王此行着实令人气愤。

“怎的没有南边的粮商来梁郡呢?官府怎么不去南边求援?”郑珲问。

那老人摇摇头,“南边水涝,眼见要成熟的稻子全淹了,今年南边也是颗粒无收,这粮食如今在哪里都是紧缺的东西,粮商各个恨不得趁机吸人血榨干老百姓,又怎么会往北边来?”

南边水涝这事柯慕青着实不知道,原主的记忆里也没这件事。

也不奇怪,原主都没有活着走到南边,能知道才怪呢。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苦的便是老百姓了。

“我们去城里看看情况。”柯慕青问柯秀才几人,“爹你年纪大了,别去了,我自己去就成。”

殷堂几人一听,便也说他们也要去城里看看。

粮食买不买得到另说,眼下水是一定要买的。

“把空水缸都搬到同一辆牛车上去。”柯秀才道,“我还没老到连一趟城都去不了的地步,这么多事,你一个人不成。”

杨继业刚想说他兄弟几个可以去,柯慕青便开口让他几人留在驿站看好自家的东西。

牛车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城门口,如今世道已经这般难了,没想到竟然连进城都要钱,一人一百文钱,交了钱才能进去。

住在城外的老百姓为了进城买水排了长长的队伍,这一百文钱也不得咬着牙交了。

“大家把牛车整一整,要买水的把空水缸都搬到两辆牛车上,然后你们赶着其中一辆牛车回去,我和爹进城就行。”柯慕青道,“咱大家尽量省点钱,南方水涝,也定是处处烧钱。”

看到后面的李三夫人,柯慕青把一样的话和李三夫人说了。

李三夫人没想到城外是这番景象,便也道了谢。

以前一百文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城外的老百姓自家种着粮食,一百文钱甚至能花上好几个月。

而如今这一百文钱竟然只是进城买水的门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