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临别前的意外(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天光大亮了,习惯早起的杨琦一夜酣畅淋漓,今天倒底睡过了时辰。他长长舒了口气,伸了个懒腰,转眼儿一瞧,袁清雪居然早早起了,坐在妆台前正仔细地梳理容妆。

容光焕光,明艳照人。只一眼瞧去,杨琦心里涌起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昨夜龙精虎猛的人现在还赖在,倒是那个娇喘吁吁、不断讨饶的女子反而精神奕奕,这仗到底谁打赢了,还真的是说不清。

今日临别,杨琦换了一身湖蓝色的绸丝锦袍,与袁清雪一起整理行装,正准备走时,忽然有人在杨府大宅前敲门,杨琦惊异,他在长安的所有亲友也就是李义一家,早在两日前便以作别,说好了今日不来相送,以免徒增伤感,而凌采采和苏碧筠等三女则说好了会在长安城出城郊外相侯,却不知现在是何人造访。

“相公,你去看看,妾身先去准备些茶点。”袁清雪已然梳妆完毕,活脱脱一个远山黛眉悬胆鼻、柳腰纤细玲珑姿的大美人,她自幼便在沧州以美貌出名,嫁入杨府后,经过这些日子杨琦的夜夜雨露滋润,愈发显得妩媚动人起来。

杨琦点点头,起身出去开门,一打开,却是一个熟悉的锦袍青年人领着三个陌生人,对着他拱手作揖,杨琦看得清楚些,便认出此人竟是那日在酒楼无意间认识的清河崔氏长房嫡子崔虔,而另外三人之中也有一人眉目甚是熟悉,只不知在哪里见过。

杨琦与崔虔一番寒暄之后,无得崔虔一一介绍,这才明了,不觉心里巨震,这一来便是四家大族,他竟不知自己默默出京会有这么多人注意。

原来,与崔虔一起来的三人中,一人穿一身缁衣,肤色略黑的名唤柳楷,出身河东三姓之一的永济柳氏,居中一人最高者,是关内巨族京兆韦氏的当家少爷韦昭,与杨琦有些过节的韦明便是他的亲弟弟,只是韦明是家中妾侍所生的庶出子,韦昭却是正室所出的长子嫡孙,是世袭的郧国公,已故名将、大司马大将军韦孝宽的嫡系后人,其祖父韦总也位居大司马之职,是韦孝宽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也是韦孝宽事业和爵位的继承人,现已故去,韦家的当家人韦圆成便是他的生父,是可谓真正的关陇勋贵世代豪族。

最后一人穿一声月白鎏金长袍,束着高额镶金宝观,面白如玉身姿俊雅,说不出的倜傥,身份却也最是特殊,姓杜名如晦,这也是杨琦今日最大的收获。别人不知道,杨琦却比谁都清楚杜如晦是谁,几年后此人当以李阀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而名冠天下,更以贞观朝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是太宗李世民的肱骨良臣,若非英年早逝,其声明将更显于史书。

当然,现在的杜如晦还没有史书上所说的那么出名,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豪族子弟,他出身的关陇巨族京兆杜氏,与韦氏并称关内二姓,世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长安城南的韦曲杜陵,从来都是世家豪族的标志。京兆杜氏,发迹于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乱世,先起以治世能臣而出名。杜氏先祖杜恕字务伯,随魏武帝曹南征北讨,建立曹魏基业,跟荀文若贾文和等齐名,为曹手下有名的良臣。其子杜预字元凯,魏晋名将,司马炎统一天下时,正是他挥兵南下,灭了割据江东八十年的东吴孙氏。“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便是说的此公的功绩。至此后的两晋南北朝以来,杜氏家族累世高官,京兆杜氏也和清河崔氏荥阳郑氏等名门望族一样,威名远播。

杜氏一族自西晋大司马大将军、一代名将杜预以来,也是世代簪缨累世高官,杜如晦的曾祖杜皎和高祖杜徽都是北周的大将军,河内太守一品高官,祖父杜果为隋工部尚书,父亲杜咤也是官居正三品的昌州长史,他十八岁时受祖荫得官阜阳郡丞,一年前因与阜阳太守不合弃官回归故里,整日里与勋贵子弟谈诗论赋,倒也清雅度日。他们三人自幼便与崔虔交好,从崔虔处得知杨琦有大才,得闻他今日便要投笔从戎开赴北疆,心生敬意,便一起登门拜访。

杨琦也是有意结交这些士族勋贵,再加上这四人身居真才实学,都非韦明萧帧之类的纨绔子弟,所以杨琦自然是郑重对待的。杨琦请四人入了客厅,袁清雪已施施然送上茶点。四人都是谦谦君子恢恢气度,自然起身作揖为谢,一口一句“嫂夫人有礼”,弄得袁美人面红耳赤,急匆匆跑回屋里。

“不好意思,内子生性内秀,不善言辞,还望诸位见谅。”见袁清雪不注礼仪急匆匆跑回里屋,杨琦赶忙起身请罪道。

四人也不说话,皆是一脸只有男人才懂的暧昧笑意,瞧得杨琦都有些不好意思,半响才听柳楷哈哈笑道:“杨兄娇妻美妾金屋藏娇,倒是羡煞诸兄了!”

杜如晦最是直接,也笑着说道:“此行虽千里之遥,然旅途有如此佳人相伴,杨兄定不会介意这北疆苦寒了。”

杨琦脸皮也厚,再加上他对于袁清雪的美貌也颇为自豪,所以一一笑着回应,只韦昭忽而冒出一句:“杨兄,你欲效班超之志,本是国家之幸,然马邑地处北疆,为兄听闻太守王仁恭和郡丞刘武周都是以军功起家的布衣寒士,想来对杨兄这弘农杨氏的豪族子弟是排斥的,而且两人向来不合内斗不休,这才使得东突厥有机可趁,这两年东突厥轻骑经常突破雁门关进关内‘打秋风’,害得边疆百姓苦不堪言,王仁恭和刘武周虽熟谙兵法掌兵有道,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你既决心已定,为兄也没什么好说的,特意备了家父的书信一封,你到时面呈给太守王仁恭即可。王仁恭当年是我祖父麾下战将,可以说是我韦家的家将,与我韦家渊源颇深,家父敬重杨御史,又怨我那不争气的弟弟与杨兄结隙,故特意手书一封,望王仁恭到时不要处处与杨兄为难。”

杨琦浑身一颤,得知这个礼物不是一般的贵重,他在七夕诗会前后得罪了韦昭的弟弟韦明,却不料韦家反而会转过来帮他,这也太意外了。杨琦赶忙起身行大礼,却被崔虔一把拦下,道:“杨兄,不必如此,你我既已结交,自然是以异性兄弟相称,我们四人看重杨兄的人品才学,却不是想要杨兄你来拜谢的。”

杨琦也不是迂腐之人,便将这书信收好,珍重地放入长袍的贴身夹层内。众人一番叙谈之后,因为杨琦今日要远行,四人纷纷起身拜辞,杨琦得遇知己,心中快意,忍不住诗性大发,再一次投桃报李,用他招牌式的瘦金体书法写了首王维的《少年游》送给诸人,四人看得连连赞叹。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五人也是意气相投,此时一别,从此天涯海角各一边,也不知何时才能重聚,杨琦此诗聊以送别,也算是留个纪念。

送走了崔虔等四人,杨琦回到家中,却见袁清雪正晕红着俏脸,汪着一双美目注视着自己,他微微笑道:“雪儿,怎么了?不认识为夫了么?”

袁清雪一愣,旋即回过神来,想起先前看着俊俏夫君看得出神,不觉脸上火烧一般,低头羞啐道:“哼!谁看你?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们上路吧!”

杨琦点头,将行李搬到了早前就准备好的一驾油壁马车之上,袁清雪坐于马车之中,杨琦亲自驾车,悠悠然别了永和坊的杨家大宅。

从永和坊出长安城,必经长安城西南的延平门,两人驾车由西出了长安城,才走了没多少路,却远远看见一辆富丽堂皇的黄帷布油壁马车正等在偏远的岔路旁,见自己驾着车过来,便迎了上来。

驾车的是个面目清秀的小厮,杨琦看得眼熟,才认出正是那晚带自己进入莳花馆旁边小庄园的领路小厮,想来是苏碧筠的贴身心腹。

“杨公子,我家小姐等候多时了。”那小厮的声音遥遥传入耳中,杨琦微微点头,袁清雪也闻声从后面的车厢里,掀开了车帘子探头出来,对着那小厮微微点头致意。

杨琦和袁清雪二人早就知道凌采采和苏碧筠诸女定会在此等候,所以也没有惊讶,等到两辆马车靠的近些,杨琦便搀着袁清雪从马车上下来,看着对面马车上跃下一个个身姿撩人的窈窕倩影。

凌采采、苏碧筠和墨兰三女杨琦早已见过,此时这马车中却下来了七个妙龄女子,一个是苏碧筠的贴身侍女,杨琦认得,另外三个却是不认识的,其中一人和苏碧筠的侍女一样,站在一旁,服饰也是标准的侍女服,想来也是这里某位大小姐的丫鬟了,另两人中一人是与凌采采手挽着手,正睁着一双横波美目,饶有兴致地盯着杨琦瞧;另一人站在苏碧筠身边,也微侧着头打量着杨琦。

杨琦的眼神也跟着飘过去,忍不住心中一荡,此女竟也如此秀美,丝毫不逊凌采采和苏碧筠之类的楚馆红伶。她约莫二九年华,是个秀发如云,天生丽质的妙龄少女,清丽脱俗的玉容因第一次见到杨琦而略带诧异,但那楚楚动人的神态依旧扣人心弦。明如秋水的眸子里,闪动着一丝紧张,一丝羞涩。腰束绢带,织锦华服,尽现她窈窕动人,玲珑有致的娇躯,配以云状的发髻、碧绿的簪钗,加上一袭薄如蝉翼,纯白无暇的轻纱,更衬托出她玉洁冰清、高不可攀的典雅气质和令人屏息的美丽。唯一特别的是,她发髻上配着一株白色珠花,显示出此女正处于守孝期的身份。毫无疑问,自然是杨琦名义上的正妻、燕家的大小姐燕惜了。

“惜姐姐,这下你瞧见了,可曾满意?”见两人默默对视,凌采采心中莫名涌出一阵酸楚,悄声打趣道。

两人闻言俱是一震,齐齐避开了目光,场面开始有些尴尬起来。